崔中涛,张景顺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
冷竹关水电站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为大渡河一级支流瓦斯河干流梯级开发的最末一级引水式电站。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建筑物和厂区枢纽三大部分组成,电站以发电为单一目标,总装机容量18万kW,水库总库容5048 m3,具日调节性能。
厂区后边坡总体为一凹槽汇水地形。主要土层由黄草坪堆积体、地滑堆积、碎屑流堆积、崩坡积堆积组成。天然状态下边坡整体基本稳定。据当地老百姓反映,地滑堆积前缘存在拉裂缝,有变形迹象。电站修建时对该边坡以清理、引排水、疏导、拦挡、种植树木等为原则采取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电站建成10年来,边坡经受住了暴雨、影响烈度为Ⅵ度以下地震的考验,运行情况良好。
厂区后边坡主要变形破坏形式为滑坡、崩塌、碎屑流。
(1)滑坡:厂区后边坡土体主要为圆弧型滑坡,在土体内部沿圆弧面滑动,另外,还可沿基覆面滑动,在地滑堆积体内沿古滑面滑动,甚至在昔格达组土层中沿两组张性裂隙面交棱线滑动。
(2)崩塌:厂区后边坡土体中在地形陡峻处易产生崩塌破坏,如早更新世冰碛堆积含孤块碎石土中及黄草坪冲沟后缘与两侧。
(3)碎屑流:雨季时黄草坪冲沟内的洪水冲刷沟床及沟壁,发生崩塌及滑坡,失稳物质与沟水混合形成碎屑流顺沟而下,堆积于下部斜坡上。
冷竹关水电站厂区后边坡不同地段变形破坏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受斜坡地形地貌、物质结构组成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制约。根据制约因素以及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将厂房后边坡分成了5个区并分别进行论述(图1)。
图1 三维扫描全貌及分区示意图
厂房后边坡总体属环境边坡范畴,而目前对环境边坡尚无定量标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稳定状态应根据滑坡稳定系数按表1确定。
本次土体分析评价采用瑞典圆弧法、简化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等圆弧滑面分析法及Spencen、M-P(摩根斯坦)法等非圆弧滑面分析法。以上5种方法均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分天然工况、地震工况、暴雨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对危石、危岩体、孤石等按稳定性评价标准以定性评价为主。下面对该后边坡分别进行评价。
表1 滑坡稳定状态划分表
3.2.1 Ⅰ区(地滑堆积区)
根据计算成果,滑坡体天然状态下的稳定系数K=1.08>1.05,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略大于1,滑体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K=0.954>0.95,滑体处于局部失稳状态,这时其前缘会出现裂缝及小滑塌,边坡整体滑动可能性不大,应加强监测。以上结论与现状一致。
3.2.2 Ⅱ区(早更新世冰碛堆积区)
该区为早更新世冰碛含孤石块碎石土,目前整体基本稳定。天然状况下,平均稳定系数为1.052 >1.05,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平均稳定系数为1.003 >1,但小于 1.05,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平均稳定系数为0.942 <0.95,处于局部失稳状态,这时前缘出现张裂缝,产生一定的坍塌和崩滑。
3.2.3 Ⅲ区(黄草坪冲沟及其两壁)
沟后缘及右壁高陡,天然状态下易产生零星崩塌,暴雨时将产生一定规模的崩滑。该区前缘局部地形较陡且多产生张性裂隙,雨季及地震时易产生崩塌及顺裂隙面滑动,从而导致后缘一定范围产生牵引式滑坡。计算成果表明该区前缘、冲沟右壁及其后缘稳定系数偏低,在暴雨、尤其在地震工况下边坡处于失稳状态,易产生较大或一定规模的塌滑,严重危及GIS楼及控制室的安全。据计算成果,推定了地震及暴雨工况下的塌滑范围。
3.2.4 Ⅳ区(碎屑流堆积区)
据活动性分成两个区:Ⅳ-1区,属于变形失稳区,每年雨季都会产生一些小型滑塌堆积到公路上,常年受沟水浸泡、冲刷,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加之坡度较陡,目前土体仍在蠕滑变形。Ⅳ-2区未发生明显的变形失稳,属相对稳定区,但不排除在中强地震或暴雨工况下产生失稳的可能性。
计算成果表明:Ⅳ-1区天然状态下K=0.992,接近于1,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K=0.877<1,将会产生失稳。Ⅳ-2区发生破坏时易沿基覆面发生滑动。其天然状态下K=1.036,接近于1.05。综合现状调查后分析认为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时K=0.987,接近于1,综合现状调查后分析认为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K=0.912<1,坡体局部将会产生失稳。
3.2.5 Ⅴ区(早更新世冰碛堆积以上黄草坪堆积体)
该区前缘即1740~1900m高程为陡坡段,坡度35°~45°,多为耕地,黄草坪村及其后山一带地形坡度为15°~25°,边坡未有发生大的变形破坏的迹象,该区边坡整体基本稳定。
根据计算成果,综合现状调查后分析认为:天然状况下稳定系数 K=1.07>1.05,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系数K=1.025>1,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K=0.95,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通过此次现场调查和室内稳定分析,把该边坡按环境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标准进行了分区,针对每个区可能出现的边坡失稳情况,建议业主采取相宜的工程处理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对工程运行产生破坏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