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 奕,陈健鹏
(1 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250014;2 山东省立医院)
狼疮性肾炎(LN)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小球疾病,是儿童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LN大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需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或行肾移植术。肾脏生存率(RSR)是指从出现肾脏病变(24 h尿蛋白定量>0.5 g或持续的管型尿)进展到ESRD的时间。影响RSR的因素尚不明确[1]。1994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分析了SLE实验室指标对LN儿童进展至ESRD过程的影响,探讨在LN病程早期预测ESRD的影响因素,以指导对儿童LN患者的治疗。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山东省立医院行肾活检的LN住院患儿67例,其中男11例、女56例,年龄6~16(12.23±2.1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SLE的分类诊断标准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或已行肾移植手术治疗。排除急性肾小管坏死、双侧肾皮质坏死及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所致的肾功能衰竭。肾脏穿刺结果为系膜增生型(Ⅱ型)12例、局灶增生型(Ⅲ型)4例、弥漫增生型(Ⅳ型)41例、膜型(Ⅴ型)10例。单用激素治疗6例;激素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11例,所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雷公藤多甙。
1.2 观察指标 收集每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早期诊断(即在最初发病的1年内确诊)、SLE累及>3个脏器、脑损害、高血压病史、SLEDAI指数[2]、抗 dsDNA、抗 Sm、抗 RNP、补体 C3、补体 C4、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等。随访时间<5年44例,5~10年18例,>10年5例。随访期间有17例(19.3%)发展为 ESRD,14例(15.9%)死亡。失访或死亡时肾功能未发展到ESRD者按截尾数据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用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RSR影响的相对风险度(RR)。将单因素分析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时序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各组RSR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对RSR的影响 性别、SLE累及>3个脏器、脑损害、早期诊断、SLEDAI指数、抗 Sm抗体、C4、24 h尿蛋白定量、Cr对 RSR有显著性影响,见表1。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引入多变量COX逐步回归模型,发现RSR的影响因素是性别、Cr及C4。见表2。
2.2 治疗对RSR的影响 采用单用激素治疗和激素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患儿ESR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R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儿童LN预后的重要因素。成人男性狼疮Ⅱ型、Ⅲ型所占比例低于女性,而重型病例(Ⅳ型与Ⅴ型)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3,4]。本研究发现,性别是 LN 患儿 RSR 的影响因素。男性LN预后差可能与病理类型的性别差异有关。
表1 单因素COX模型分析实验室指标对RSR的影响
表2 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实验室指标对RSR的影响
研究发现,Cr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Cr与肾脏的慢性病理损伤程度有关。但即使Cr升高达氮质血症,也可能是由于LN的活动性炎症导致的肾组织供血减少所致,故经治疗后肾组织炎症可消退,肾功能可能恢复[5]。本研究发现,Cr是RSR的影响因素,因此对LN早期Cr异常升高的患儿宜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RSR及肾功能恢复。
补体下降是LN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补体水平下降与肾脏损害成正相关[6]。经典补体活化途径的C3、C4降低均与LN的发生危险性和活动性有关,补体及其活性片断所致的免疫损伤是LN患者肾脏损伤的主要因素[7]。补体降低是SLE进展的一个主要指标,补体水平愈低提示肾损害程度愈重。本研究发现,补体C4下降是RSR的影响因素,补体水平的下降提示SLE预后不良。因此,当LN患者补体C3、C4下降时,应监测肾功能,及时判断是否合并肾功能减退,从而正确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McLaughlin J,Bombardier C,Farewell V,et al.Kidney biops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Ⅲ:survival analysis controlling fo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variables[J].Arthritis Rheum,1994,37(4):559-567.
[2]Bombardier C,Gladman DD,Urowitz MB,et al.Derivtion of the SLEDAI: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J].Arthritis Rheum,1992,35(6):630-640.
[3]陈盛,陈顺乐,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1):27-30.
[4]Balow JE,Boumpas DT,Austin HA.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M].3rd ed.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9:657-685.
[5]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和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1-280.
[6]杨庆永,王宗发,廖元兴,等.C3降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及血液活动性升高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2):12-21.
[7]Balow JE.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lupus nephritis[J].Lupus,2005,14(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