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开彬 涂昌能 王维清 冯启明 黄 阳
(1.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3.四川鑫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某大型汞矿由于资源枯竭于20世纪80年代停产,其冶炼厂共堆存有200余万t含金冶炼渣,金品位大多在1.5~2.0 g/t之间,估算金资源量超过3 t,因此该汞冶炼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选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环境污染。本研究对该渣进行金的浮选试验。
试样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其次有白云石、黄铁矿。试样石灰化严重,石灰含量很高。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金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试样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表2 金物相分析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试样金品位为1.85 g/t、银品位为20.45 g/t,为主要有价元素。
从表2可以看出,金主要以游离微细金和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游离微细金占38.38%,硫化物包裹金占49.73%。
磨矿细度直接决定各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程度,因此试验首先对试样的磨矿细度进行了研究。磨矿细度试验流程见图1,活化剂硫酸铜用量为400 g/t,调整剂碳酸钠为400 g/t,捕收剂异戊基黄药为200 g/t,起泡剂松醇油为50 g/t,试验结果见图2。
图1 条件试验流程
图2 磨矿粒度试验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金粗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
研究表明,在汞冶炼过程中,游离金和载金矿物表面不同程度地被污染,影响其可浮性,因此有必要用硫酸铜对试样中的有用矿物进行活化。硫酸铜粗选用量试验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碳酸钠用量为400 g/t,异戊基黄药为200 g/t,松醇油为50 g/t,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硫酸铜粗选用量试验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CuSO4用量的增加,金粗精矿的金品位先大幅度上升后小幅下降、回收率持续上升。综合考虑,确定粗选硫酸铜用量为1 000 g/t。
由于试样中石灰含量较高,调浆后矿浆的pH值大于11,严重影响硫化矿的浮选,而碳酸钠不仅可以调节矿浆的pH值,而且还有清洁游离金表面、活化黄铁矿、分散矿泥等作用,因此进行了碳酸钠粗选用量试验。试验中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硫酸铜用量为1 000 g/t,异戊基黄药为200 g/t,松醇油为50 g/t,试验结果见图4。
图4 碳酸钠粗选用量试验结果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金粗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呈先微幅上升继而加速上升,最后快速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确定粗选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
2.4.1 捕收剂选择试验
捕收剂选择试验流程见图1,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硫酸铜用量为1 000 g/t,碳酸钠为1 000 g/t,松醇油为50 g/t,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捕收剂选择试验金粗精矿指标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异戊基黄药+PJ-053为金矿物组合捕收剂可以取得较高金品位和回收率的金粗精矿。因此,确定后续试验的捕收剂为异戊基黄药+PJ-053组合。
2.4.2 捕收剂粗选用量试验
探索试验表明,组合捕收剂异戊基黄药和PJ-053按质量比1∶1混合浮选效果最好,按该比例进行了组合捕收剂粗选用量试验。试验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硫酸铜用量为1 000 g/t,碳酸钠为1 000 g/t,松醇油为50 g/t,试验结果见图5。
图5 组合捕收剂粗选用量试验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组合捕收剂异戊基黄药+PJ-053用量的增加,金粗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确定粗选组合捕收剂用量为250 g/t。
在条件试验和开路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闭路流程试验,试验流程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4。
图7 闭路试验流程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图7所示的流程处理试样,可以获得金品位为28.65 g/t、金回收率为68.45%、含银326.87 g/t、银回收率为70.65%的金精矿。
表4 闭路试验结果
闭路试验产品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未见游离明金,损失的游离金全部是微细金,占尾矿总金量的31.57%;包裹金占尾矿总金量的68.43%,其中包裹于碳酸盐、褐铁矿、石英和硅酸盐中的金基本没有得到回收,包裹金的黄铁矿颗粒未充分回收的原因主要因为粒度过细,或黄铁矿颗粒又被碳酸盐等矿物包裹,因而回收难度极大,回收效果不好。
(1)某含金汞冶炼渣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金,金品位为1.85 g/t。金主要以游离微细金和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游离微细金占38.38%,黄铁矿和辰砂包裹金占49.73%。试样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其次有白云石、黄铁矿。试样石灰化严重,石灰含量很高。
(2)用硫酸铜可活化表面被污染的游离金和载金矿物、用碳酸钠可调整浮选矿浆过高的pH值、用异戊基黄药+PJ-053组合可加强对可浮性较差的游离金和载金矿物的回收。
(3)该含金汞冶炼渣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2扫、中矿顺返回浮选流程处理,可以获得金品位为28.65 g/t、金回收率为68.45%、含银326.87g/t、银回收率为70.65%的金精矿。
[1] 孙长春,赵风英,赵永振.从含金冶炼渣中回收金的方法研究[J]. 黄金,1997(4):42-44.
[2] 王学娟,刘全海.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石选矿试验[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7(5):29-30.
[3] 张 闿.浮选药剂的组合使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