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晓枫
钾肥边贸,全称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我国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以下简称边境地区)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包括易货贸易、现汇贸易等各类贸易形式。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经营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规定经营资格、条件以及在核定的企业总数内,由各边境省、自治区自行审批。根据上述规定,边贸钾肥进口经营权是由与俄罗斯及蒙古接壤的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个相关管理部门根据自身辖区内企业的具体情况授予了25家边贸钾肥进口企业。虽然边贸钾肥进口经营权是由地方管理部门授予,但由于钾肥的国营贸易商品属性,这25家边贸钾肥进口企业仍需按照国家要求,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作为中国钾肥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白色俄文包装的边贸钾肥袋子在全国各地农资市场上随处可见。近日,笔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和边贸人士,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进这个遥远而陌生的钾肥贸易领域。
繁忙的钾肥边境贸易
陆运钾肥边贸主要通过连接俄罗斯的绥芬河、满洲里口岸;经蒙古国过境的二连浩特口岸和对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山口口岸四个口岸交易。近年来,随着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过境费用的提高,陆运钾肥从二连浩特和阿拉山口进口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另外,对于俄罗斯钾肥供应商来说,绥芬河较满洲里运距远1000余公里,运输时间长1周左右,因此陆运钾肥逐渐集中于满洲里口岸。
在全世界探明钾盐储量84.57亿吨中,俄罗斯、白俄罗斯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的钾盐主产地。多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强力推动了中俄贸易的进程,凭借中俄之间拥有的数千公里陆上边界线和便捷的铁路交通,中国边贸钾肥在十几年间得以迅速发展。而来自于俄罗斯地区(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的钾肥逐步占到中国钾肥总进口量的35%左右,据统计现在俄罗斯地区70%以上的钾肥出口量采用边贸陆路运输。
据一位从事钾肥边贸贸易20年的人士透露,钾肥边贸的议价权一直较为分散。相比近年来国内钾肥大合同的议价模式,自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中俄钾肥边贸议价是随意的。直到2006年,多家边贸钾肥进口企业共同组成的边贸钾肥进口协调委员会成立,至今委员会负责对外钾肥协调等具体联络工作。另外,由于与外商的传统贸易关系及企业多渠道经营等原因,中化化肥、中农农资等拥有钾肥一般贸易进口经营权的企业每年也都有部分钾肥来自边贸口岸进口的陆运钾肥。由于边贸钾肥进口企业之间建立了起了良好的关系。同时鉴于边贸钾肥货源的品质,每年俄罗斯钾肥供应商通过陆运进行的边贸钾肥价格一般低于港口钾肥的。
多年以来,东北三省的复合肥厂家一直是陆运钾肥的主要消费者。据黑龙江边贸钾肥企业负责人透露,东北地区每年备肥一般在9月中旬和下旬开始启动,虽然每年陆运钾肥供货量不及海运港口钾肥到货量大,但一直是东三省钾肥市场供应调节的重要环节。陆运钾肥同时也是国际供应商调节对中国供货量的渠道。在海运钾肥供货量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陆运增加进入中国市场的钾肥。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透露,前几年,无论是陆运还是大合同谈判,中国在谈判过程中都要考虑国际市场形势。外方的报价和定价原则都很关键。国际市场的货源非常集中,中国的谈判价格势必会按国际价格走势来谈,所以影响陆运钾肥价格主要是国际价格。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钾肥供应量的增加,发运条件的相对好转,我国在陆运和海运对外谈判方面均有了比较足的底气。
一位当地贸易商杨经理告诉笔者,长期以来,俄罗斯供应商并不看重钾肥价格一时的高低,而是希望和我国陆运钾肥进口企业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钾肥边贸价格在制定上紧盯海运。每吨钾肥的价格低于中国与国际供应商商定的海运进口价格。在海运大合同谈成之前,陆运钾肥往往没有准确的价格参考值。而大合同谈下之后,陆运双方都参考大合同制定价格。在海运钾肥供货量少的情况下,陆运钾肥就增加进入中国市场的钾肥。在进口价格较高时,陆运钾肥在价格上也会相应的提高。在中外双方的共同意愿下,陆运钾肥进口市场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局面,也逐渐成为我国可以依靠的钾肥进口来源。
市场地位逐步下滑,环境亟待改善
陆运钾肥在中国钾肥市场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东三省复合肥生产用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数据统计,特别在陆运钾肥进口自2004年至2008年持续增加,一般占全国钾肥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有时甚至增加到三分之一。可以说,陆运钾肥进口的地位以从“海运钾肥进口的有益补充”变为“中国钾肥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全国范围看,陆运钾肥在2008年之后开始量价其减。其在国内钾肥市场中因运输成本、海运冲击、质量等因素让其与港口钾肥相比占不到任何优势。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两点原因制约着边贸钾肥,其国内市场地位也在逐步下降。
第一,发运成本高。陆运钾肥主要口岸集中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目前,因此陆运钾肥与海运钾肥相比,陆运钾肥载销售价格上占不到优势。目前只有62%的晶体钾肥有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只有该品种能打开东北以外的市场。
第二,进口数量波动明显。2009年陆运钾肥进口随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恶化而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虽然近年来有所恢复。但是每年陆运钾肥供货量不及海运港口钾肥到货量大。同时,在边贸钾肥的供应量方面,大合同钾肥到港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边贸供货量。在俄罗斯每月保持一定产量和运力的情况下,供应商会相应调整走货的分配。海运集中到货会对陆运产生一定影响。而俄罗斯供货商会根据自己的市场配额来调整各市场发货量。
2011年1~8月我国陆运钾肥进口81万吨左右,占同期全国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据了解,目前满洲里口岸俄罗斯境内压车较多,口岸内已经积压钾肥1200多车皮,每天发回俄罗斯的车皮不足百车。由于铁路换轨等问题,导致钾肥的换装和灌装能力十分有限。而由于运输成本问题,俄罗斯此前基本停止对绥芬河和二连浩特的钾肥发运而主要从满洲里走货。虽然此前相关部门曾关闭满洲里原油运输陆运通道,从而保证钾肥运输,但口岸灌装和换装问题仍是制约边贸进口量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东北地区天气逐渐进入严寒时期,更增加了工人换装条件的恶劣程度。2012年以来,钾肥价格一路攀升。因此俄罗斯钾肥企业逐步加大了通过边贸口岸向中国供应钾肥的规模。然而,仅仅增加且集中货源,而不提高人手、场地和换装的配备能力,依然无法解决边贸供应量不足的问题。
边贸钾肥在中国钾肥市场,特别是东三省复合肥生产用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来自其在东北地区的价格优势。东北三省地区的复合肥生产厂家原料主要来自与陆运边贸钾肥。绥芬河市一家贸易公司经理告诉笔者,东三省厂家每年提前备货时,厂商都会拿手里的钱先买相对便宜一点的边贸货。市场启动或者国内钾肥上涨时候,他们会卖掉库里一部分,再回笼资金,再接货生产。”但在全国范围内,边贸钾肥在其它市场并不占优势,由于运距较远,因此与港口钾肥相比,边贸成本较高:“只有62%的晶体钾肥能向东北以外的市场运输。2012年山东市场钾肥价格不太好,由于山东市场离港口较近,港口红钾报价3300元/吨,白钾报价3400元/吨。
国际整体形势利好
2012年以来,钾肥大合同谈判的价格累计上涨了70美元/吨,下半年依然涨势不减。目前随着国际钾肥市场价格的持续上升,钾肥边贸市场将会逐步回暖。在这种利好形势影响下,边贸陆运贸易钾肥的性价比优势将会凸显,所以边贸钾肥的行情必将回暖。不过,在未来,也有一些因素值得担忧。当汹涌而来的钾肥突然大举放量入关的时候,有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边贸钾肥的质和量:一是市场需求的问题;二是仓储容纳能力的问题;三是铁路发运的问题;四是灌装质量水平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在一片利好的大潮中,应该也不会对大趋势有太大影响。
目前国内钾肥边贸市场呈现出萎缩的走势,特别在目前国际钾肥价格上涨,国内钾肥低迷的形势下。中俄两国需求和供给的矛盾正在加剧。边贸钾肥主要供向东北市场。同时,国内库存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港口库存总量约在110万吨,国产钾肥由于发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国产企业库存压力也较大,预计国内钾肥企业库存在百万吨以上。综上所述,2012年我国秋冬作物及果树施肥有钾肥需求,但我国钾肥供应量比较充足。
据了解,由于印度2012年第四季度钾肥进口需求强烈,且价格明显高于中国进口价格,因此,俄罗斯钾肥供应商为保证完成与印度的订单,暂停对中国的陆运出口。同时,印度钾肥大合同谈判将2013年的钾肥基调定在500美元/吨以上。因此,热印度、冷中国成为当前俄罗斯钾肥供应商的主流做法。
2011年初俄罗斯的乌钾公司和谢钾公司合并时就已埋下伏笔。此前,国内边贸钾肥主要由谢钾提供。2012年初乌钾和谢钾合并后,有专家就预计谢钾将把自己的货源纳入乌钾的统一销售,减少对中国的边贸交易。为此,中国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在2012年6月批准乌钾合并谢钾时,特别加了一项附带条件,要求“合并后的公司应继续保持目前的氯化钾销售做法和程序,交易后继续以直接贸易方式对中国市场销售氯化钾,并继续通过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方式为中国市场稳定可靠、尽心尽力地供应氯化钾产品。”由于2012年初乌钾和谢钾的合并,2012年1~6月,我国边贸钾肥成交总量只有50多万吨,同比下降了大约20万吨。这次俄罗斯钾肥供应商又以保证印度出口为名,直接停止了对中国的钾肥边贸供应,这明显违背了当初中国商务部的附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