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翔
(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 中央下大决心对全国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资力度大、时间紧、任务重。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可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的发挥水库的供水效益,同时,农业灌溉用水还可以增加土壤入渗,补充浅层地下水,另外,对于改善水库周边环境也有积极作用。 但工程施工时,施工运输、机械开挖、混凝土施工等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扬尘;施工期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渣,油污及生活污水将影响附近环境;工程土石方开挖、回填、运输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下游河道淤积等不利影响。 为了将这些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施工中需采取一些设计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水质保护根据水库所在河流的流域规划、 废污水的特性和排放去向及当地环境要求,施工生产废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一级标准。 水质污染源主要为:砂石料冲洗水,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产生的碱性废水,机械设备保养冲洗水和施工区生活污水。 保护措施主要分:①砂石料冲洗水:采用沉淀池进行处理,降低无机悬浮颗料的浓度。②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产生的碱性废水:混凝土构件加工厂每天产生的碱性废水通过收集进入集水井,投加药剂后(工业硫酸)进入沉淀池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出水达标排放。 ③机械车辆保养冲洗水质中污染物主要为石油类,排水沟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确保出水水质达标。④生活污水处置,采用生物处理化粪池进行处理。
环境空气保护评价标准采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 施工期,工程影响环境空气的因素主要有装载与堆放物品产生的粉尘,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等。 保护措施主要分:①装载与堆放物品粉尘防治措施:装载多尘物料时,对物料加盖帆布覆盖或适当加湿;在水泥装卸过程中,保护良好的密封状态;细骨料堆放设置简易棚,防止细骨料被风吹散;同时定期检测混凝土拌和系统收尘器的除尘效果,及时清理尘渣。 ②交通扬尘防治措施:进场公路和场内运输繁忙路段要经常进行管理、养护,施工区场内道路每天洒水两次。 同时,限制汽车车辆速度,场内车速控制在5km/h 内。 ③汽车尾气防治措施:强化对运输车辆的排放性能检测,强制不达标车辆进行正常维修保养,保证车辆发动机处于正常技术状态。
施工场地的噪声控制标准参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执行。 施工区运输车辆,以不同的车辆种类按《机动车允许噪声》(GB121495-79)标准控制。 施工期间,工程产生的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车辆运输产生的交通噪声等。 防护措施主要为: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减振降噪,震动大的设备要尽可能地远离噪声敏感区设置,在场地周围敏感人群较多时,尽可能将其靠近场地中央设置,并使用减振器。 对拌和站等高噪声设备进行屏蔽降噪,高噪声设备旁的值班室、休息室,采用多孔声材料进行隔声,避免施工人员长时间受噪声污染。 调整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时段,晚间10 时至凌晨6 时停止施工,施工区内道路禁止鸣笛。
人群健康保护需加强和完善流行病、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预防和控制重点传染病。 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改善卫生状况,预防和控制介水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施工期间,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施工场地的卫生状况、食品卫生、施工人员居住条件和钻孔爆破法施工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等方面。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在施工期将产生一定量弃土弃渣,损坏现有林草植被,如果任意让地表裸露或弃土弃渣随意倾倒,将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土地资源也将造成破坏和浪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开发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占压、 破坏土地及植被,另外施工中弃石渣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根据水土保持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具体为:(1)在工程设计中提出有效可行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①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开挖,保持挖填平衡。②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2)规范施工要求:①土料场开挖完毕后,应及时采取绿化措施,恢复植被。②放缓开挖边坡,根据实际地形设置坡顶截流沟,边坡过高时,可采取多级削坡处理。 ③施工中尽量作到挖填平衡,弃渣场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先回填石渣,表面覆盖弃土,使其达到复耕或植树草等目的。④施工时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规划的施工平面位置和通道进行操作,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能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堆弃渣区要求施工中土、石分弃,其中土渣沿弃渣场上游堆放,这样可以防止土渣流失。 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自然堆放形式的弃渣坡面放缓处理,结合渣场自然地形情况,坡度放缓至1∶2。 最后,对弃渣场表面覆土,进行绿化。 ②取料区在取土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地表植被,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取料场取料开挖过程中,防止雨水冲刷取料场表面。 可设一级或多级平台,宽度为2~4m,台阶上、下岸坡一般为1∶1。 ③施工生活区,在建设期间,采取土地平整,绿化和临时排水措施。 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土地整治,最后进行覆土绿化。④生产、生活及工程管理区,主要采取园林绿化、修排水沟等措施。⑤场内外公路不存在弃渣量,也不存在开挖边坡护坡问题。 因此场内外公路主要采取排水措施和植树种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