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水土保持现状及规划

2013-08-15 00:48:29郭静涛李绪永
河南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阳谷县潮土羊角

郭静涛 李绪永 杨 宇

(阳谷县水务局,山东 聊城 252300)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境域分属两个水系及流域。金堤以南为金堤河水系,黄河流域;金堤以北为徒骇河水系,海河流域。 县域内有黄河、金堤河、小运河、赵王河、羊角河、新金线河、徒骇河7条河流。 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种类分为潮土、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潮盐4 个亚类,86 个土种。 阳谷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温季变化明显。阳谷县地处鲁西黄河冲积平原, 大量松散冲积物层层覆盖地表,形成厚达数百米的松软层,增加了水土流失因素。

1 水土流失现状

1.1 水土流失分布

阳谷县水土流失分布主要分布在赵王河、 羊角河、 小运河、金堤河流域及陶城铺引黄灌区上游。

(1)赵王河流失带。 据统计,赵王河流域风蚀性水土流失面积45 平方公里,水蚀性水土流失面积15 平方公里。 赵王河流失带强度流失面积5 平方公里,中度流失面积15 平方公里,轻度以下40 平方公里。 (2)羊角河流失带。 羊角河流失带位于县内西北部,面积41 平方公里,是阳谷县典型的风蚀性水土流失区,其中,强度流失区面积5.5 平方公里,中、轻度流失区面积35.5 平方公里。 (3)小运河流失带。 小运河流失带位于县内东部,顺河床走向分布,该流失带强度流失面积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比例较小,集中分布于河道两侧,剩余3.7 平方公里分布于河道外围,为中、轻度流失。(4)金堤河流失带。金堤河流失带分布于金堤南北两侧,宽度在0.5—1.0 公里之间,系历年修筑金堤所致,流失面积约10 平方公里,均为中、轻度流失。 (5)陶城铺流失带。 陶城铺流失带位于阿城镇东南部, 面积10 平方公里。 该流失带系陶城铺灌区引黄沉沙形成,为阳谷县典型人为所致风沙区,是引黄灌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6)其它流失带。 分布于县内铁路、公路及灌区骨干河道边侧,多系人为所致,总面积约27 平方公里,风、水力侵蚀面积各占一半,流失程度多为强、中度。

1.2 水土流失类型

阳谷县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 春季干旱少雨表现为风蚀,夏季暴雨冲刷,表现为水蚀,风力侵蚀占全部水土流失的75%还要多。

1.3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

近几年根据地方政府的号召与组织, 当地农民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有效治理,植树110000 株,开挖沟渠12.5 公里,平整土地2300 亩。 至2012 年底,全县累计有效治理面积130 平方公里,根治面积8.5 平方公里,全县年减少水土流失3—8 万立方米,年增社会效益9 千多万元。

2 规划治理目标

2.1 具体治理目标

(1) 扩大林网覆盖面积, 从根本上抑制风沙形成基本条件-降低区内风速。 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5.1%增加到21%。(2)增大区域土壤持水量,瓦解风沙形成基本条件。 实现年保水量19 万m3,减少土壤流失量1.2 万吨。 (3)改变区域微地貌形态,营造良性生态环境,从区域地形上减弱风沙生成因素。 (4)改善区域土壤结构,变沙地为良田。 年增产粮食80.55 万公斤。(5)合理布置田、林、路、渠确保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2.2 治理规模

全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24 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9600 亩,农田林网2580 亩,经济林181 亩,水保林1755 亩,机井150 眼,道路26.8 公里,开挖沟渠37 公里等。

2.3 规划依据和建设标准

依据水利部 《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等规范、标准要求。

3 总体规划

3.1 植物工程

(1)田间经济林带。 根据水保规范要求,林带布设方向要与主风向垂直,但考虑到农业种植、耕作的方便与农作物通风的需求,片内林带以沟边、渠旁、路侧布设为主,当林带布设不能满足要求时, 强度侵蚀区按间距150-200 米东西向布设,带内按行距6 米,株距4 米设三行,中度侵蚀区按间距180-220米,轻度侵蚀区按间距220-250 米。 (2)水保林。 在不宜耕作的村头、沟旁、坡地种植水保林。

3.2 水源工程

(1)增打机井。 按风沙治理及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治理片内机井数量逐步调整到每50-70 亩地一眼井。 (2)调整排灌渠系。 由于各治理片内都有大型沟渠,规划按地宽300 米布设一条渠道,走向垂直大型沟渠。 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采取路渠结合的方式布设生产路。(3)整地工程。针对各治理片的具体情况,对片内微地貌变化大的地块进行整改。 (4)改土工程。 对沙化严重的地块按1∶1 的比例进行改土,改造深度0.4 米。 (5)其他措施。 在大片主导治理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行局部调整措施,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如种植蔬菜大棚,草莓等作物,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经济收益。 做到以治养治,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4 结语

在阳谷县水土流失治理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以获取最佳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 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 不断探索最优治理方案,逐步形成完善的治理模式,从而改善该县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阳谷县潮土羊角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爱家乡的羊角脆
骑行荷兰羊角村
中国自行车(2018年3期)2018-04-18 07:16:54
不同土壤类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对当季土壤供氮的影响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人民法院便民型司法模式实证探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羌山开遍羊角花
民族音乐(2016年2期)2016-07-05 11:36:25
阳谷县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
中国水运(2014年9期)2014-10-23 20:59:01
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河北潮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