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红卫
(林州市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安阳 4565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新的里程碑, 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兴建各种高楼大厦,而这些建筑也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不少建筑更是因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已经有机的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城市名片。 然而,作为高楼大厦的建设人员, 则更需要提醒自己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认真做好了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与要点,才能实现百年大计。
当前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对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均需要按照当地行业规范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而这些行业规范多是融合了建筑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统计学以及概率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情况、 建筑施工水平等因素,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比较详细的条文规则。 不同国家的设计规范肯定具有一定差别,但是所有的规范对于高层混凝土结构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却是相同的,那便是安全性问题:即竣工后的建筑物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其安全性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同时,建筑物在一些突发情况下还需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例如地震、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
在高层混凝土结构建设过程中除了需要严格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还应该注意到建筑的适用性与耐久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合格的建筑物,不仅需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其适用性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高层混凝土建筑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以期能够实现百年大计,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耐久性问题。
基坑工程属于隐蔽工程, 要想完全控制其施工质量相比地面工程而言存在不小的难度;同时,基坑建设过程中质量合格与否, 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安全与质量。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好基坑开挖、支护以及降水等方面的一些工作。
众所周知,对于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而言,如何开展深基坑开挖、支护以及降水工作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而且基坑开挖的深度越大对相邻建筑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就越大,如果没有处理好有关问题,很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和加快施工进度,会采用直壁开挖的施工方式,却又不及时进行支护,这往往都会造成塌方甚至是人员的伤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做到先支撑后开挖,对于那些地质条件不良的基坑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土钉墙、锚杆或护壁桩等方式进行支护;如果基坑附近的地下水位比较高,那么在施工中还必须注意基坑底部是否会发生涌水、流土等现象,如果有可能产生这方面的不良影响,则需要在基坑周围设置止水帷幕并进行降水,以保证基坑内的施工可以正常、有序的开展。
对于国内的许多高层混凝土建筑, 经常会附带有一定的裙楼,而有时候为了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则不会再主楼与裙楼之间设置变形缝,这种情况下一般多是需要通过设置后浇带来满足要求。
对于那些对温度比较敏感额后浇带来讲, 则应该合理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通常应该超过60 天;而对于沉降后浇带而言, 则应该是在高层主楼施工结束后才可以浇筑混凝土,这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视情况而定,会有几个月或者十几个月)。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上部主体结构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从而会使得后浇带两侧的一些梁、板会变成悬挑的,此时,在其他一些外部荷载(如施工人员、材料以及器械等)以及结构自重等的作用下,很有可能会造成这些梁、板构建的开裂或者是发生挠曲变形,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破坏坍塌,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即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支撑,不让那些构建处于悬挑的状态;其次,在建设中尽量避免将一些外荷载施加在那些构件上,如果实在是不可避免,那就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施加时间;最后,还必须做好施工组织的管理工作,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应该集中混凝土的供应以及相关泵送器械的准备,并且坚持认真组织、统一指挥,从而实现一次延续浇筑即可完成工作。
虽然我国现行的行业规范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均作出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但有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在建设过程中会私下减少建筑物的用钢量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此以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会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我国最近已经进入地震的高发期,汶川、玉树以及雅安等地区相继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如果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不能满足要求,那么万一发生震害,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建设,一定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偷工减料,对于建筑物自身的一些隔震、减震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
当前时间我国土木建筑行业仍处於比较快的发展时期,不少施工单位良莠不齐,而我们必须深刻明白高层混凝土建筑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在高层混凝土建筑在建设中应坚持和注意的事项,进而对建设中一些应该严格控制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工程建设人员参考。
[1]卢建超,珠宝.浅谈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3(11)
[2]唐斌.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