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局)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研究
李 军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局)
论述了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 ,结合新的预算管理工作方法,对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模式进行研究,推进预算管理工作改革,建立起一套具有规范约束力和有效监督的预算管理工作模式。
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管理模式
预算管理改革的最终目标模式一定要有别于以往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预算管理体系,需要构建符合现今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预算管理模式,结合财政具体状况,主要有这些改革思路:首先是针对整体实施全面性改革;其次是针对现今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问题导向改革;最后是选择过渡模式,从整体上对改革实施谋划,且分阶段执行。在现今的政治体制中,第一种范围太广,牵扯到很多方面,且部分思路不满足实际,其结果也许是改革最终事倍功半;第二种着眼于现今表面存在的问题,未能给出长期的改革构思,所以并没有接触到目前体制中的深层问题,且所构建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种满足现今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可以将其当做首选模式。
(1)进行有效的编制组织结构的建立,保证管理效率
改革组织结构模式属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方面,要想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务必要把搞清楚财政预算的编制、实施以及监督之间的界限,让三者彼此独立。在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一脉相承的一面而且相互独立的一面。因此在财机构内部,一定要全面调整以前行使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按照预算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使不同部门只负责好本部门的工作,不参与其他管理活动,与此同时,要确保该类部门可以在行政管理方面彼此制约,以增强管理的规范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选择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预算编制办法
①收入预算选择“标准收入预算法”,结合各类管理,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作出科学以及客观的估计。
②在财力分配上采取综合预算办法。在实践中不仅要遵守“收支两条线”而且要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在严格加强管理的前提下,政府机构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能在职能机构预算编制上选择综合预算法,对部门以及单位的所有相关资金作出统筹安排,以从根本上处理预算内部和外部出现的“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与此同时还有利于解决预算外资金存在的管理不足问题,此外还能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公正性,整体性以及科学性。
(3)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监督模式
在积极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内,不管是组织管理结构还是行政权力划分都日益变得合理,为优化改善预算监督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预算监督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监督,即预算的编制、实施和决算等。
(4)改善内部管理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当前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就为在研制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各个不同阶段以及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能性。在新型预算管理体系中,要改善财政预算的内部管理环境,需要网络数据模块的大力支持,需要进行以财政统一收支以及部门预算细化为基准的实时管理模式。不管是财政预算指标以及采购订单,还是对用款计划进程进行的监督,对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的评估和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的跟踪分析均在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内能得到展示,该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保证政府机构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能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要对全面预算实施的效果开展认真分析,发现预算以及实际二者的差异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以为后期阶段的预算编制做依据,与此同时还可以为预算实施人员提供考评基础,增强预算的权威性以及科学性。
但是就现今情况而言,有效开展预算差异分析的不多,就算分析也仅仅采取比较分析法,这样是无法发现预算差异的原因的。此外,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具有的特征,预算实施的结果不能看做对不同机构领导以及员工进行考核的关键因素,这样不仅消减了预算职能,严重时还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有一机构超支后打算在下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预算额度,有一机构在节约后预计在下期降低预算额度,这就导致了“鞭打快牛”情况的出现,大大消减了员工实施预算的热情。
预算实质上属于全方位约束活动。编制预算是管理人员关于怎样使用资源做出的提前控制,预算实施是管理人员实施的事中控制,对预算差异进行的分析以及考评属于事后控制。利用预算编制以及分解、预算实施以及分析,预算反馈和控制以及奖惩等一系列活动来对部门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将部门内部不同机构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最大价值。
本文考虑了部分新型预算管理办法,例如综合预算以及机构预算等,从组织结构以及计划编制和实施并监督等各个不同方面,针对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开展了研究。不过,要构建出完整且积极可行的新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依旧需要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持续探索以及创新。
[1]魏国萍.实现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J].会计师,2009,(1):55-56.
[2]方荷生.财政管理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沈丹,姜隆富,韦秀长.广西联通建立预算趋准机制[J].财务与会计,2009,(1).
[4]梅月华.如何制定支出分类标准定额[J].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8,(7).
U415.1
C
1008-3383(2013)08-0174-01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