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合,冯志斌
(河北省行唐县兽医防疫站,河北 行唐 050600)
1.1 饲养管理不当可致羔羊营养不良,机体抗病力下降,此时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病原可乘机侵入肠道,刺激胃肠黏膜,扰乱胃肠正常分泌而导致羔羊腹泻。
1.2 给羔羊饲喂腐败、霉变草料;饲喂不定时、不定量;精粗饲料搭配不当;饲料转换过频;饮水不净等均易诱发腹泻。
1.3 饲养环境差,圈舍潮湿、无垫草或草少,寒冷,气候骤变等因素极易导致羔羊发生应激性腹泻。
1.4 羊舍消毒不严,羔羊出生后,病原微生物通过脐带、母羊乳头、母羊体表侵入消化道,对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时可导致腹泻。
羔羊病初精神沉郁,虚弱,垂头、弓背,不吃奶,随即腹泻。有的粪便呈粥状,有的呈水样,其颜色为绿、黄绿、灰白不等,并有恶臭味,其体温升高,尿短赤。病情严重时,羊起卧困难。病程长者食欲减少或废绝,眼窝下陷,被毛粗乱,震颤,哀叫,心跳加快,脉象虚弱,严重的衰竭而亡。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其病程稍长,病羊常因脱水而亡。应激因素常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病羊粪便色泽与草料颜色相近,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带有未消化的饲料。病毒性腹泻多为水样腹泻,其感染迅速,死亡率高。
3.1 西药疗法 肌肉注射“毒痢奇效”(主要成分:恩诺沙星)和“泻痢速停”(主要成分:穿心莲),同时口服“痢拉克”(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
3.2 中药疗法 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原则给羔羊灌服“腹泻一剂灵散”(主要成分:白头翁、滑石、黄芩、黄柏、车前子、郁金、栀子、木香、苍术、诃子、丹参),同时配合抗菌消炎、补液强心,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1 加强孕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保证产出的羔羊体质健壮并及时哺乳,以提高其抵御致病微生物侵害的能力。
4.2 做好圈舍、母羊体表和乳房的消毒工作;初生羔羊断脐后,立即用2.5%的碘酊消毒脐部,同时确保羔羊及时吃到初乳;隔离病羊,加强护理;羊场定期清扫,保持环境和用具清洁卫生。
4.3 改善环境,防止圈舍潮湿,勤垫干土或勤换垫草,减少不良因素对羔羊的刺激。
4.4 供给羔羊均衡、充足的营养物质。哺乳羔羊以早开食,早补饲,喂以全价代乳颗粒料为好;断奶后,育成羔羊分阶段、分体重逐渐加大全价育肥颗粒料的饲喂量,并在饮水或饲料中适量添加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以增强抗病力;严禁给羔羊饲喂冰冻、霉变、掺有杂质的饲料。
4.5 适时进行驱虫,并做好羊快疫、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