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勇,马 冬
(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2.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2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形势与政策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更多的侧重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相关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完善,可以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力量,尤其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与大学生接触广泛,对大学生心理比较了解,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优势和特长,可以优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力军,把高校辅导员充实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既解决了思想政治课师资力量的不足,又充分发挥了高校辅导员的优势和特长,能够事半功倍的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工作。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班级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专职学生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带好一个班,当好一个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其意义完全不亚于做出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带好一个班,当好一个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就是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了贡献,就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辅导员对自己学生了解和接触较多的优势,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高校辅导员也比较熟悉和信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这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任务的完成,更能够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筹备、项目选择、执行跟进、检查考核、结果汇总等方面,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贯彻其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认识论全过程,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这是高校辅导员需要掌握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发挥高校辅导员这方面的优势和特长,采用当代大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渴望,这才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
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内容,都是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重要空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更需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渗透到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优势,广泛拓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空间,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发展。
1.加大师范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的选拔
在高校辅导员选聘环节,需要加大对于师范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的选聘力度,招收经过师范专业培训的、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专业师范教师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同时对于其他非师范专业背景的高校辅导员,强化师范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授课技能和教学水平。这是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人才基础。
2.增进岗位培训的专业理论培训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在岗前培训环节增加形势与政策课专业培训,尤其是对于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更是需要强化他们的理论学习和理论素养,进一步强化两课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训,保证他们上岗后能够胜任基本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
3.推进高校辅导员的日常专业培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承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的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积极掌握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保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1.高校相关教学制度的支持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基本仍然局限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虽然也在工作中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高校相关教学制度中并没有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高校需要针对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优化原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这其中涉及人事、教学、福利等相关政策内容。
2.高校辅导员管理部门的推进
高校辅导员一般由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和院系共同管理,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和院系的推动,并将其纳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开展,同时与高校教务教学部门、思政两课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保障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开展。
3.高校辅导员开展专职工作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在高校教务教学部门的指导下,安排高校辅导员专职负责自己班级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一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考核与其它专业教师同等待遇,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教务教学部门还要针对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特点,灵活安排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环节和教学环节,真正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给予高校辅导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
高校辅导员要紧密结合自己肩负的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任务,在负责自己班级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于自己班级大学生负责,加强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同时重视榜样的优势,重点加强对于大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指导,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盖全的教学发展模式。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得到高校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帮扶和指导,高校辅导员管理部门、教务教学部门、思政两课部门可以密切合作,从高校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中选拔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比较高的专业教师,组成专门的指导和帮扶联系小组,全课程对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高校辅导员进行指导和帮扶,同时定期的组织教学沙龙和经验交流会,帮助高校辅导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帮扶、集体发展。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机制,涵盖选拔、培训、教学、考核、激励、约束、退出等各个方面。并不是每位高校辅导员都能胜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因此要建立一种考核、选拔和淘汰机制,形成一种能者上、差者下的良好局面。
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辅导员,他们在思政两课方面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理论知识掌握的也不够充分和全面,从而导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容易走入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的歧途。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会促进高校辅导员花费更多的时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理论学习和专业提高,同时在大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建立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机制,让高校辅导员有发展空间,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关键。
高校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不仅仅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更进一步指明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方向,为高校辅导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王滨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2]王国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新思路初探[J].梧州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