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钱 华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断的加深,视觉设计领域不断有更新的拓展,而与之关系密切的信息视觉化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因为发展时间短,对其认识不够充分,使得其有很多在学科边界上的争论。我们有必要对信息视觉化设计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和讨论,找寻其价值和意义。
“视觉化是对抽象(看不见的或无法看见的)内容所构成的印象、影像和画面,让这些内容可以被看见或者被想象。”<牛津英语词典>1989
在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视觉化”的概念,并不是以视觉的媒介形式进行的界定,但是纵观现实情况,很多设计师对于设计阶段的理解就是图表设计,和表格设计等视觉化设计方法。
我们要对信息架构进行艺术化、视觉化的加工使得信息可以清晰的传达,沟通更加有效快速。要将信息可视化,需要将已有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转换成为一种合理的视觉形式,转化成视觉形式的好处在于充分的利用了人们对于可视化后模式的快速识别,记忆的天生自然能力,一个好的信息可视化的例子,可以将抽象的形式更直观或者形象的呈现在用户面前,使得用户对于抽象信息更好的理解并且相互达成共识,最终完成认知,识别等一系列行为和体验。
信息视觉化设计略史如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段长久的进化史,在这段发展当中,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被广泛的接受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我国,信息视觉化设计主要应用在设计艺术领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视听传播媒介。
视觉的传达设计离不开载体,负责将视觉传达的载体就是如今蓬勃发展的大众传媒,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兴起的传媒,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提供了更优质而广阔的平台,但因为过度的依赖性,又是的视觉传达设计受到互联网技术的相关限制,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众所周知,视觉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而视觉传达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抽象的信息转化成可视的讯息传递,更是要将人类的情感上的满足和交流包含其中,使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从而引起共鸣的作品,最后实现视觉和情感的多项沟通。
一个正确的信息视觉化设计流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性对于整个设计的影响降到最低,要想使得整个设计过程中客观性取代主观性,就需要从开始的研究做起,在研究当中尽可能的了解调查对象的想法,这其中的调查研究包括对于用户想法的研究、公司对于产品所要表达的特点、体验者最后期许的目标等等。只有将这些全部充分研究和调查,才能脱离自身主观想法,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客观。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合格的视觉设计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理解公司的宗旨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品牌策略,以及在整个行业当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要理解关键决策人对于产品的审美期待。在此期间,需要和市场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只有在清楚明白要做的产品定义以及期许时,将产品信息的视觉化才能做的更加到位准确。
信息视觉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产品更精准的定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所以在信息视觉化前所做的就是要对用户进行深入的访谈,一次深入的访谈可以验证团队成员对于项目假设的正确性,通过访谈,得到用户的对于产品的期待以及对与公司的看法。
在交流当中,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所采用的模式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在交流当中非常重要,交互设计师在交流当中需要找出的是工作流程、心智模型、任务的优先级别,障碍点等等。而视觉设计师则是要找到用户的特征、环境因素、品牌中可能引起的共鸣因素,以及用户对于产品的期望。
斯图尔特卡德:美国研究人员。隶属于Xerox PARC,是率先在人机交互方面运用人员因素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与托马斯莫兰和艾伦纽维尔合著的《人机交互心理学》,当前他的研究领域是建立和发展有关人—信息交互和可视化语义定型。
乔志福纳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担任教授。同时就职于贝尔实验室,他是潜在语义分析方面的一位开拓者。
詹姆斯霍兰: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布式认知与人机交互实验室担当领导工作。他的研究工作是旨在探索基于计算机的介质的认知结果。其目标是理解那些作为有效系统设计之基础的,动态交互式表达形式在认知与计算方面的特性。
息视觉化的主要目的是将所得到的信息通过图形或者其他手段清晰有效的传递出来,信息可视化并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些单纯的功能性图表,也不是设计出华丽的画面,而是要将美学形式和功能需要共同发展,通过对纷杂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非常直观的视觉手段表现出来。
信息视觉化与信息图形,科学可视化和统计图形有密切的关系。就近些年来看,信息视觉化是一个在研究领域,教育领域,产品开发领域中起着相当大和重要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