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炎临床药物治疗

2013-08-15 00:51:00段伟罗德欣王洪慧孙德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脑膜炎脑膜蛛网膜

段伟 罗德欣 王洪慧 孙德娟

脑蛛网膜炎是一种继发于颅内非化脓性感染的组织反应性改变,以蛛网膜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眩晕,或耳聋、耳鸣、头痛和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偏瘫、失语等。一般早期或急性期病例应先采用各种药物或措施进行综合治疗,于控制蛛网膜炎症、松解炎性粘连和降低颅内压力,并对原发感染病灶进行治疗[1]。选取临床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脑蛛网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20例脑蛛网膜炎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15~62岁,平均3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2 d,平均28 d。其中多发性节段性感觉障碍16例,头痛12例,发热7例,四肢无力不能行走5例,双下肢瘫痪肌肉萎缩4例,大小便障碍6例。

1.2 方法 青霉素240万U,分3次肌内注射。对防治蛛网膜粘连和炎症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地塞米松,首次为2 mg(可逐渐增量至5 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地塞米松10~15 mg加入5% ~10%葡萄糖中静脉点滴,1次/d,约2周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并逐渐减量至第4~6周停药。用药期间应注意补充氯化钾。降低颅内压力根据颅内压增高的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应用脱水剂。重复腰椎穿刺,缓慢放液10~20 ml/次,也有降低颅内压与减轻蛛网膜粘连的作用。其他可当选择改善脑组织营养及血运的药物,如ATP、辅酶 A、维生素B6、维生素 C、烟酸、地巴唑、654-2、维脑路通等。

2 结果

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是,病灶完全消退者少见。可以自行缓解或治疗后好转又复发。

3 讨论

脑蛛网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疾病,主要为继发于急性或慢性软脑膜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如中耳炎、耳部脓毒症、鼻及副鼻窦炎或咽炎等并发蛛网膜炎;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及风湿热等,尤以结核和流感多见;颅脑外伤所致;医源性如鞘注入抗生素、麻醉药与造影剂;各种原因的中毒与细菌毒素等引起脑膜尤其是蛛网膜的炎症反应;原因不明性亦不少见[2]。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11~30岁最多,占半数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病程1~6月多见,间歇性发病者2~8年。急性弥漫型临床该型占大多数,患者常突然起病或亚急性起病。类似于其他急性脑膜炎,多有突发性头痛、恶心及呕吐并有脑膜刺激征阳性。少数患者表现有意识改变,伴有抽搐或有Ⅲ、Ⅵ、Ⅶ组颅神经对称或非对称性麻痹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小脑症状,表现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但很少出现小脑性语言障碍。慢性弥漫型发病形式多以缓慢起病突然加重或进行性加重间歇发作。该型患者脑膜刺激症状多不明显,多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部分患者精神萎糜及嗜睡。伴有一侧或两侧外展神经麻痹,该型与颅内肿瘤表现相似。局灶粘连型,因蛛网膜粘连部位而异。后颅凹、脑室混合型该型多由小脑延髓池蛛网膜炎引起。蛛网膜粘连波及广泛颅底,临床多以一侧或两侧视力进行性减退或失明,亦可伴有视野的缺损。尚可出现Ⅲ、Ⅵ颅神经损害,出现眼肌麻痹及瞳孔改变。下丘脑、垂体受累可出现性机能减退、尿崩症及嗜睡。因病变广泛,临床以症状、体征弥散为其特点。

一般先采用药物控制蛛网膜炎症,松解炎症粘连和降低颅内压,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颅内蛛网膜炎治疗,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抗生素治疗有感染灶可根据感染灶的部位,未发现感染灶者可根据病史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结核所致颅内蛛网膜炎与其他原因者相比,临床表现并无特殊,儿童好发,是成人组结核性蛛网膜炎发生率的3倍,因此在病原尚未明确时,颅内蛛网膜炎患者可常规给以抗结核治疗,儿童尤其如此。颅内蛛网膜炎患者,在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以激素治疗,静脉或口服,亦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以缓解炎症反应预防粘连。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对于后颅凹与脑室混合型蛛网膜炎。治疗的关键是降低颅内压力。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是,病灶完全消退者少见。可以自行缓解或治疗后好转又复发。因此,患者可能长期存在一些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不会影响生命。

[1]宫延荣,刘月红.脑脊髓蛛网膜炎8例分析.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04):62.

[2]张俊福.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脑脊髓蛛网膜炎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徐州医学院学报,1996:02.

猜你喜欢
脑膜炎脑膜蛛网膜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传染病信息(2021年6期)2021-02-12 01:52:58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家畜的脑膜脑炎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04:18:28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脑膜炎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