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400000)
建筑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需求,具有物质实用性,而且做为一项凝固的艺术,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审美、文化方面的需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属性。建筑的外观整饰是对社会精神风貌、文化品味、生活质量、经济能力的集中展示,不同使用要求的建筑物需要各具特色的建筑物艺术风格,而对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形象起到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建筑的体型及立面设计。建筑物立面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是反映城市整体风格的一面镜子,诠释了人们对城市的美好印象。
随着城市规划的进展,很多地方老城区的建筑物立面破旧不堪,在长久的日光曝晒中,墙面破损严重,掉皮现象比较明显,外墙材料大部分已经脱落,一方面对建筑物的立面外观造成影响,降低了建筑物的审美性;另一方面,脱落的墙皮对周围居民和过往路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很多能够反映地方人文风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历史记忆的建筑物在城市化进程中,遭到盲目使用和随意改造。很多历史上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和拆除。
最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原本整齐、干净的建筑立面增加了诸如空调机、广告牌、灯光设置等杂乱无章的附加物。影响了建筑物立面的外观之美,甚至对建筑物室内采光造成制约。
首先是城市规划的不完善。城市规划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违背科学规律,受上级部门的干预过多,导致城市化建设缺乏连贯性和继承性。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相关部门往往忽略建筑的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物保护,在对城市进行几次大规模的“手术”后,老街、建筑文物等统统不见了,城市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爆炸,之前的城市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时代的潮流。
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中,更多的人开始追求时尚、洋气、潮流和别具一格。建筑设计者也盲目跟风,忽略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盲目模仿其他著名建筑,导致设计的建筑不伦不类、不洋不中。即便设计出的建筑在实用功能上能满足要求,也体现不出建筑物应有的美感。
最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建筑必须结合一定的工艺和施工技术,运用复杂的材料才能建成。因此,建筑外观整饰及立面设计很容易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混合结构建筑,室内空间狭隘,层数较少,开窗面积会受到一定影响。框架结构建筑外观形象具有简洁、大方、活泼的特点,给建筑外形设计提供了更多灵感。
不同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空间,也形成了建筑外型的千变万化。一个完美的建筑外部形象既要满足室内空间的需要,又必须展示出建筑物该有的风格和个性。
形式美的最大珍贵在于从统一中找到变化。韵律、比例、对比、夸张、节奏等形式美正是对建筑物统一与变化的具体展现。缺乏统一,建筑物就变得杂乱无章;缺乏变化,建筑物则呆板、生硬、枯燥、没有灵性。所以建筑大师应该巧妙的掌握统一与变化这个建筑物立面美基本法则。
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细节修饰到群体装饰,从内部空间到整体风貌,都应当处理好重点与一般、主要与随从的关系。建筑物失去重点则失去了有机统一性。失去了一般,则显得“不近人情”,没有生活气息。为突出重点,我们可以把作为主体的大体量要素放在醒目的位置,把其他要素放在从属的地位;为突出一般,则可有意识地对某个部分、某个点做出强调。
均衡是指建筑物各要素的前后、左右等平衡关系。稳定是建筑物上下、轻重的平衡关系。均衡又包括不对称均衡和对称均衡。对称均衡给人严肃、庄重、正式的感觉,不均衡对称给人以活泼、调皮、灵动的印象。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性质特征、地理环境决定了我们应当采用哪种形式的均衡。
稳定代表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除了上小下大的构图能够给人以安全感与稳定感之外,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升,传统的稳定观念已经有所淡化,上大下小的结构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建筑艺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这句话体现了建筑物立面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韵律与节奏。同一个因素的重复就形成了韵律。窗、墙、门洞等物件的规律化设置、数量或形式上的层次变化则形成了节奏美。
建筑艺术中用来规范建筑物尺寸的主要手段就是比例。比例体现了建筑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宽度之间的大小长短关系。恰当的比例可以给人温馨、甜美、舒适的印象,比例不恰当则给人生硬的感觉。尺度体现了模型大小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立面的比例和尺度的处理是与建筑功能、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分不开的。
建筑物立面设计要尊重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可利用资源在日已枯竭,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呵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绿色发展的理念必须体现。要寻求对环境友爱的设计方法,尽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可能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传统狭隘的设计理念以人类为中心,把环境当成人类的附庸,这种理念已经不符可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尊重环境、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共存共荣才是现代建筑设计追求的的目标。
建筑物的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不管是设计理念上还是实际用途上必须处处考虑使用者的存在。如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已不再拘泥于产品功能上,开始重视实用美与造型美的并存。一味追求实用美忽略造型美的话艺术作品根本不能称其为艺术;片面追求造型美而忽视实际功能的话,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也只像个模型一样只用来远远观赏不能接近。现代建筑设计充分结合了艺术、自然、人文等要素,强调人与自然进行协调发展。人的触觉器官、视觉器官、心理器官和听觉器官得到极大的愉悦和享受。进行建筑物设计时要结合地方特点融合使用者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充分挖掘美,实现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从而使使用者在普通的家居生活中能感觉到美、欣赏到美,获得充足的精神享受,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建筑立面对于城市是十分重要的,建筑物立面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是反映城市整体风格的一面镜子,诠释了人们对城市的美好印象。因此,保持城市规划的独立性,提高建筑师职业道德和建筑设计的水平,使他们建立大建筑观,建立先进科学的决定建筑方案的机制是解决建筑立面设计不理想的较好的方法。建筑大师们必须要遵循现代化设计原则,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放活思路、创新思维、拓宽眼界、钻研知识,对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建筑物立面设计摸索出一条合乎时代特征的新途径。
[1]袁志阳,郝建成.谈建筑立面细部设计的原则[J].吉林勘察设计,2008(01).
[2]许平.浅谈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李逊,张敏,刘际欧.浅谈建筑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J].科技信息,2011(24).
[4]李品,郑占锋,孟朝,申月华,聂庆娟.私家别墅花园景观设计精致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5]秦佑国.中国建筑呼唤精致性设计[J].建筑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