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军 刘 勇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中国 重庆400037)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居民楼越来越高,防盗监控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但是现有的防盗系统很多都是摆设,不能起到隐蔽,自动报警的作用,或者能监控的不能防盗,能防盗的不能监控。
防盗报警产品发展到现今,其技术应用依然是以红外技术为主。虽然后来陆续发展出激光,超声波、微波等新技术,但是红外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主流地位。红外对射探测器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不受环境光照影响、抗风性好、抗震动性较好等特点,在雾、雨、雪等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其缺陷表现在设备易老化、使用寿命短、误报率较高、不能进行曲线周界的防范等方面。针对单一技术探测器存在误报漏报等缺陷,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双鉴探测器、三鉴探测器等换代产品。双鉴探测器是指将两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探测器整合在一起,只有当两种探测技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人体入侵时才报警。市面上常见的双鉴探测器以微波+被动红外居多,另外还有红外+空气压力探测器和音频+空气压力探测器等产品。前几年的入侵探测器市场主要由被动红外所垄断,后来金融、军方、高档小区慢慢开始使用双鉴探测产品,随着小区的发展,双鉴使用率逐渐增多,产品种类也日趋繁多。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器的性能,在双鉴探测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处理器技术的探测器被称为三鉴探测器。三鉴探测器是将被动红外探测技术、微波探测技术及微处理器信号分析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信号经过微处理器的“智能”高速分析,然后作出判断处理,使探测器实现了人工智能化,从而把误报降低到最小,大大提高了探测器工作的可靠性。微处理器信号分析技术是将电脑单晶片用于微处理器中。电脑单晶片上储存着多种形式的确认模式,以便对入侵的信号进行识别。研制人员通过近30年的长期经验积累,选择出了几万种模拟入侵者的信号,把它们储存在电脑单晶片中,并进行编程处理。当任何一种可触发红外和微波探测器的信号被探测器探测到之后,经过数码转换处理,将其传送到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中,这些信号与电脑单晶片中所储存的入侵者信号档案进行比较,如果同电脑单晶片信号档案里面储存的既定是一个人的入侵者的信号程序相吻合,微处理经判断后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否则就不报警。
在三鉴探测器上再增加另一种技术的探测器就成为四鉴探测器。被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的误报率大大低于单一的红外探测器。但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被动红外在环境温度接近、甚至高于人体温度时和入侵者用厚的隔热材料遮掩身体(或打着保护伞)时可能出现的漏报问题。智能型四鉴探测器。它利用“反遮掩(伪装)技术”(Anti-CloakTMTechnology)(ACTTM专利)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反遮掩工作模式下,无论入侵者用什么遮掩身体(或打着保护伞)都躲避不了要被探测到。
[1]国家标准,GB/T 13584-2011红外探测器参数测试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邸旭.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邢素霞.红外热成像与信号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