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婵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50)
乒乓球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①
张鸿婵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50)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乒乓球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经常进行乒乓球锻炼的高校教师较其他高校教师幸福指数较高,验证了乒乓球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旨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乒乓球运动的魅力并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乒乓球 高校教师 主观幸福感 职业
主观幸福感通常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情况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长期从事乒乓球锻炼的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乒乓球运动项目特点和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出乒乓球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它具有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趣味性强、不受参与人群年龄和性别限制等特点,从而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长期参与乒乓球练习可有效调节和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于主观幸福感内涵的界定,不同研究人员因其研究内容和角度不同,对其内涵的界定和理解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部分学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目前生活质量状况的评价,可能是对生活状况的认可程度,也可能是对生活状态的喜欢程度。这种观点的内涵表述强调了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同时,将对幸福的自主评价作为主观幸福感的唯一成分,强调自身的幸福感受,为主观幸福感实践中测量提供了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人们情感的直接体现,是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综合评价,是对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和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主观幸福感主要分为认知和情感两大部分,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这种内涵表述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领域更加放宽,使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特定建构,从而上升为一个宽泛的现象范畴。
还有部分学者把主观幸福感理解为对自身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将主观幸福感当做是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反应的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均强调了人们的主观感受,即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个体对生活状态的喜欢程度,是个体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1)在行业分析上,教育事业在我国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2)在职业分析方面,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工作环境方面相对单纯,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好,工作上相对稳定。(3)高校有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氛围,可以使自己的修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易于形成良好的心态。
然而,正是由于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特殊性,使高校教师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教师不仅承担着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还有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压力。根据中国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仅约为58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0岁左右,并且这一阶层的早逝现象正在逐年加剧,25~59岁的人群中,女性死亡率约为10.4%,男性死亡率高达16.5%,因此从数据显示,近年作为知识分子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从事乒乓球锻炼的85名教师中,每周练习3次以上、运动强度较大的占22%,每周练习1~3次的占51%,每周练习1次以下的占27%。通过将高校教师练习动机分为锻炼身体、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扩大交际、个人喜欢、应酬等六个方面。其中,锻炼身体、个人喜欢分别占32%和33%,这是促使高校教师从事乒乓球练习的主要内因。此外,缓解压力和扩大交际占14%和16%,也是高校教师参与乒乓球练习的重要方面。
3.3.1 乒乓球练习对高校教师身体健康满意度的影响
身体的满意度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各要素的总体认识和评估,如身体的形态、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乒乓球运动中练习者可以先通过对乒乓球的迅速的感知和判断,然后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做出相应击球动作,确保肢体和神经的默契配合,有效提高身体健康的各项指标。可见,乒乓球练习对提高身体的各项指标有积极的作用,参与乒乓球练习是提高高校教师身体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应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3.3.2 乒乓球练习对高校教师社会交往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各种生活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信息沟通、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目前高校院系相对独立,加之教师受到工作环境、年龄、职称等方面影响,高校教师的交往还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因为在高校纯粹教学型的教师很少,大多数属于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的教师,平时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加之自身要求高、压力大,故比较珍惜时光,既不愿意耗费别人的时间,也没有时间应付别人的来访。此外,由于社会地位、修养、价值观以及性格上的差异,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芥蒂等。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事乒乓球练习不仅可以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而且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交往不仅能够使人们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而且还可以根据交往对象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在乒乓球练习中球友间技术的纠正交流和相互提高。因此,乒乓球练习对高校教师人际交往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3.3.3 乒乓球锻炼可以愉悦身心、缓解职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教师聘任淘汰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改革措施所涉及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剧,而各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往往会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职称申报时,要求教师每年除了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相当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必须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应付校内考核、职称评定等规定,不惜动用违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想方设法去发表文章和获取各个层次基金支持的课题。这不仅有害于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是高校教师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影响了身体健康。长期参与乒乓球练习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发展速度、力量、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愉悦身心,通过适当运动量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缓解职业压力。
通过调查分析,乒乓球练习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等运动量和较长持续运动锻炼时间的乒乓球练习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明显。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有效提高练习者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及人体运动系统的机能、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灵活性、提高心理素质等。乒乓球运动具有娱乐性,适合人群广泛,健身价值更不可忽视。对于加入乒乓球健身运动的高校教师而言,随着年龄和体能特征的变化,击球力量、跑动速度范围和运动负荷量都可调节,做到因人而异,以提高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1]张传波.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J].北京: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94-97.
[2]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8(5):57-59.
[3]张成龙,黄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理论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4):15-18.
[4]肖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3).
G846
A
2095-2813(2013)09(a)-0112-02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体育在构建和谐广东的作用研究》,编号:YT 12061。
张鸿婵,女,汉族,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