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分析①
陈志坚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目的:了解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真正健康状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宁县3所中学、3所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学生对体育学习不重视,认识偏离;体育教学活动缺乏,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结论: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摆正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直接关系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
庆阳市 农村中小学 体育教育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要提高全民素质,走科教兴国之路,农村中小学的地位及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是不能忽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令人非常担忧,体育教学工作处于应付、荒废、无效的状态之中,更谈不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庆阳市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来揭示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把体育教学列入全面工作评价的条件,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更新教师体育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克服重知识,轻体育的学习弊端,落实素质教育。
随机抽取庆阳市3所中学和3所小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查阅相关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现状及相关政策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制定问卷调查表,对庆阳市3所中学及3所小学的教师及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发放14份体育教师问卷,回收1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100%;发放260份学生问卷,回收254份,回收率97.7%,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100%,对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被调查的3所中学的学校领导中95%的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重视,3所小学的校领导中有90%的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重视,他们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因为他们认为上级领导考评工作不用考评体育,家长及社会各界只看文化课的分数,所以他们认为升学率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升迁或被贬,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受应试教育对体育课开设的冲击,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大了应试压力,尤其涉及到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因此“音、体、美”自然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调查显示,90%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其中仅有15%的学生是为了学习体育技术技能,而75%的学生只是为了在各种应试科目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时,想在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上得到个性的充分舒展和放松。基本上学生们都认为理论课程与体育课有正副区别,10%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认为升学考试不考体育,家长也不关心体育锻炼,家长关心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学生当然就不重视了,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太累,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经过对6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各学校每个班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即使这样仍有相当数量的体育课被挤占。体育课堂教学形式较多,能严格按体育教学组织要求上好体育课的寥寥无几。即使责任心较强的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中也是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被呆板、机械的模式所限制,根本不可能尽情发挥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的出操率较好,而小学生出操率低,甚至没有安排课间操。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次课外活动时间,但初、高中毕业班几乎没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究其原因,除重视程度、组织安排等因素外,“应试教育”是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我省有36.2%学校没有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被调查的6所学校均在36.2%范围之内。中学虽有体育运动训练队,但主要是应付高考的毕业生,训练项目仅限于篮球和田径。
要积极有效的改进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国家要在政策上进行一些相应的扶持,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
各级管理部门及乡村体育教师、家长应转变观念,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应该知道通过体育技术的学习,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
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提高各阶层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首先政府应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其次教育部门应提高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最后还应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课的功能。
建立健全机制,按照完全中学、乡镇初级中学、乡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现实的办学目标,对体育教育工作抓得实的学校和个人要进行表彰以激励督促各级学校和个人因地制宜搞好体育教育工作。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身体活动和健康两条主线索,将学习领域目标规定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5个维度,进行教学。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包括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的形成、身体发育的特征、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等方面。
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要由过去的从属型的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化,从被动型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转化。要使学生对我们的体育课感兴趣,就必须以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用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采用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将“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领导应向上级部门争取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首先应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体育教师和学生也应善于动手,利用废旧物、生活用品等工具,做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如:跳绳、沙包、羽毛毽等,既解决了器材的短缺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学生对体育学习不重视,认识偏离,体育教学活动缺乏,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提高各阶层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有计划的解决体育师资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希望庆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有所改善,能够良好的发展。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1] 曹燕,麻新梅.中澳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0):85-87.
[2] 田应丰.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64.
[3] 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 冀晓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6(3).
[5] 袁则明.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4.
G807.2
A
2095-2813(2013)10(b)-0139-02
陈志坚(1978—),男,甘肃静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