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Q值、高稳定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制作方法的研究

2013-08-10 10:22:00李文兴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11期
关键词:组份陶瓷材料介电常数

李文兴

(陕西华星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 咸阳 712099)

近年来,随着微波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通讯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对于微波介质陶瓷产品(谐振器·滤波器·天线系统以及各种微波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市场迫切需求一种在更高频率使用条件下的高Qf值(低损耗)的微波介质陶瓷,其特性如下:ε<30,Qf>8 000 GHz,频率温度系数 τf=0±10 ppm/℃[1]。 迄今为止,具有较高 Qf值的陶瓷组份有 La-Mg-Ti-Ca 系统·Ba-Mg-Ta 系统和CaTiO3-MgTiO3系统[2],这3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烧成温度·长时间的热处理,而且Qf、τf的稳定差,波动较大。含“Ta”系统成本过高等弊病。

文中所探讨开发的系统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易生产,成本低,且具有超高Qf值的优势,特别适合高频大功率下使用。

1 微波介质陶瓷研究现状

微波介质陶瓷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 (主要是300 MHz~30 GHz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来完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陶瓷,是现代通讯广泛使用的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导波回路等其他微波元器件的关键材料。 20世纪70年代,Raytheon首次研制成功Ba-TiO2系统温度稳定性好、损耗低的微波介质。1971年日本NHK Kanishi报告了利用正、负温度系数材料组合成稳定的介质谐振器,197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报告进一步改进Ba-TiO2系统的微波介质材料,1977年日本村田研制出(Zr-Sn)TiO4系统的微波介质材料,它具有高Q值和较小的频率温度系数,使微波介质材料开始走上实用阶段。目前微波介质材料和器件的生产水平以日本Murata公司、德国EPCOS公司、美国 Trans-Tech公司、Narda MICROWAVEWEST公司、英国Morgan Electro Ceramics等公司为最高水平。其应用范围已在300 MHz~40 GHz内系列化生产。国外部分著名公司该类商用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

近年来微波介质材料的研究开发主要围绕以下两大方向开展:

1)追求超低损耗的极限(即最大Qf值);

2)探索更高相对介电常数(>100乃至>150)的新材料体系。

前者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高可靠性与更高频率应用的需要,后者主要是为了满足未来微波器件的小型化要求。

2 工艺试验研究

首先将较高纯度 (电子级或99.5%以上)的CaCO3、La2O3、Al2O3和 TiO2按配份中规定的 CaO、La2O3、Al2O3和TiO2的摩尔比例进行核算,然后称量(具体称量值见表一所示),再进行混料并采用锆柱作为磨介,加去离子水球磨8小时,再使用搅拌磨(或砂磨机)进行循环细磨4小时(保证D50≤2.5u)过筛,然后在1200±50℃下煅烧 3小时完成烧块制作。再采用鄂式破碎机对烧块进行粉碎,然后细磨再制做成浆料,喷雾造粒(加入浓度为5%聚合度为1 750的PVA溶液)然后使用单片机成型(压力为1 000kg/cm2),生坯尺寸Φ12×5 mm,空气中烧成 1 400~1 500℃保温3小时,即可获得高Qf值的微波介质陶瓷基片。

表1 国外部分公司微波介质材料参数Tab.1 A foreign part company microwave dielectric material parameters

具体的操作过程主要控制如下环节:

1)原材料具体纯度的确认以校正其配伍;

2)控制配料去离子水电阻率的下限值以得到均匀的瓷件颜色;

3)对所得半成品(即烧块)和喷雾造粒前料浆进行充分的除铁;

4)控制煅烧高点温度避免其上下波动以减少瓷基体的电性能劣化,必要时可增加预烧工序减少瓷基体变形 ;

5)电极必须为满涂电极以保证介电常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工艺工程为:

原材料处理-检验-配料-磨料-脱水-烘干-粉碎-煅烧-再粉碎-粗磨-细磨-制浆-加热搅拌-喷雾造粒-瓷料后处理-压片-预烧-煅烧-制电极-烧电极-电性能测试等。

文中使用的配方比例为:CaO为54.50 mol%(原材料为碳酸钙时其加入数量由它的热分解方程式进行换算得到),La2O3为18.18 mol%,Al2O3为18.18 mol%而 Ti2O3为9.14mol%,工艺如上所述,达到最佳微波介质特性:ε=21.0,Qf=200 000 GHz,τf=+2.5 ppm/℃。

3 样品测试及分析

1)陶瓷介质粉末的相成份测试采用x-ray衍射法进行;

2)介电常数按ε=14.4 dc/Φ2计算,其中Φ为瓷件直径(cm),C 为满银容量(PF),d 为瓷件厚度(cm)[3];

3)陶瓷片的微波介质特性使用HaKKi—CoLeman法和谐振腔法在10 GHz下进行测量[4]。

配方组份比例及样品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配方组份及测试数据Tab.2 Formula components and test data

4)从表2中可以看出,增加CaO和TiO2的量,减少La2O3和Al2O3的量,介电常数呈增加的趋势,则从“-”到“+”,而Qf开始上升,然后下降,当Ti含量在+10%左右是,Qf呈现峰值。

5)通过实验还可以确定,当 X<25 mol%或 X>75 mol/%,Y<10 mol/%或 Y>30 mol%,Z<10 mol%或 Z>30 mol%,W<0.8 mol/%或 W>20 mol%时,Qf≤80 000 GHz或者 [τf]变大)≥±20 ppm/℃)呈现一般介质特性。

4 试制结果

经反复实验,成功的研制了生产一种具有高Qf值(最高可达 200 000 左右,最低 80 000 左右)高稳定性(τf≤±10 ppm/℃)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组份为XCaO YLa2O3ZAl2O3WTiO2, 其中 30 mol%≤X≤70 mol%,10 mol%≤Y≤30 mol%,10 mol%≤Z≤30 mol%,1 mol%≤W≤20 mol%,X+Y+Z+W=100 mol%[5], 其介电常数在 20左右,Qf在 80 000~200 000 GHz,频率温度系数在0附近。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在超高频率、大功率条件下使用)陶瓷谐振器、滤波器和天线接收器等核心微波介质陶瓷部件,同样也可被用来制作微波电容器、温度补偿电容器、微波基板等部件,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价值。

5 未来发展方向

1)除本文已经选定选定的组份外,考虑是否有La2O3可以被其他氧化物替代在保证Qf足够高的前提下以获得更小的频率温度系数,即获得更好的频率温度稳定性即τf≈0。

2)能否通过添加玻璃相成份如含B、Si、Bi等元素氧化物或混合物[6]以降低成瓷温度,更好地利用大规模生产(节约能源消耗)。

3)进一步探讨该体系该组份批量生产时(与La-Mg-Ca-Ti体系相比)一次成瓷后的介质特性的批次一致性,更好地指导批量生产。

6 结束语

高Q值、高稳定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是微波频段电子器件制造使用的关键材料,为了实现在大批量生产中保持材料性能稳定性和元器件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和工艺研究,研制出可应用于大批量生产,Qf值(最高可达200 000左右,最低80 000 左右)高稳定性(τf≤±10 ppm/℃)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作方法。同时,指出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研制生产领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李标荣,莫以豪,王筱珍.无机介电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2]江东亮.精细陶瓷材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

[3]殷庆瑞,祝炳和,曾华荣.功能陶瓷的显微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刘小珍.稀土精细化学品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朱建国,孙小松,李卫.电子与光电子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组份陶瓷材料介电常数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8:44
不同组份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研究
CeO2稳定ZrO2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0年6期)2021-01-26 00:38:00
B4C-TiB2复相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0年6期)2021-01-26 00:37:54
高熵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陶瓷学报(2020年2期)2020-10-27 02:15:38
一种干法复合聚氨酯胶黏剂组份含量实时检测系统的开发
电子测试(2018年1期)2018-04-18 11:52:11
无铅Y5U103高介电常数瓷料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7:40
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基多孔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微氧对SF6局部放电分解特征组份的影响
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进展
中国塑料(2015年8期)2015-10-14 0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