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核心竞争力铸就三和企业品牌——访苏州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坚强

2013-08-07 01:24:46
江苏建材 2013年6期
关键词:管桩混凝土文化

本刊记者

记者:近年来三和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管桩行业龙头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那三和管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陆坚强:“三和”快速发展的核心:战略是方向,人才是保障,企业文化是基础。三和管桩公司坚持“求实、创新、诚信、卓越”的经营理念,推行“重质量、精心生产、创三和品牌,守合同、持续改进、使客户满意;重环保、预防污染、服务社会,守法规、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的管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采用现代化企业集团先进的管理模式,定职定岗职责分明,实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现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员,建立了一个具有求实、创新、诚信、卓越精神的团队,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基本情况?

陆坚强:总公司 “广东三和”荣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数十项,包括 “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亚洲品牌500强”、“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建材百强企业”、“广东省企业100强”、“中国名企”等,“三和管桩”已成为行业中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著名品牌。企业已拥有管桩行业强大的研发能力,其产品研发成果、工艺改进等引领着行业发展,申请专利近百项,已通过26项。拥有行业内首个省级管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也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参与编制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苏州三和”成立于2003年6月,主要生产300-800*L系列规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蒸汽养护实心方桩等产品,年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300多万米。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港口码头、铁路、高速公路、桥梁等工程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畅销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并远销越南。公司建有万吨级专用码头,拥有车、船运输队,已形成生产--销售--运输一条龙的服务网络。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通 过 了 ISO9001:2008、 ISO14001∶2004、 BSOHSAS18001∶2007认证。多次荣获苏州市政府颁布的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纳税大户”、“先进企业”称号,2012年荣获“江苏省混凝土管桩行业最佳企业”、“2012年外省市进沪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质量考核诚信企业”、“苏州市能效之星”,产品荣获“苏州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用品牌、品质开拓市场。积极与区域内大型企业合作,与宝钢、沙钢、永钢及中天钢厂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主动引导客户进行横向沟通,交流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保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记者:请介绍一下三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

陆坚强: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管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经广东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和省经贸委批准成立的技术研发机构。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围绕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并购入先进试验仪器,包括混凝土渗透仪、硫酸盐干湿循环机、混凝土冻融循环机,钢筋应力松弛试验机等,配备相关试验人员,完善中心建设。已实施多项科技项目并获得多个奖项,其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耐久性的研究”获得中国建材联合会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管桩余浆循环利用技术”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申请专利9项,获得批准2项。中心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编写工作,倡导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环保节能项目,综合利用废渣、余汽、余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符合国家及广东省的有关环保、节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是现阶段基础建设中最为常用的水泥制品构件,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便捷等优点。但行业中对该产品的耐久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公司2004年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和试生产,采用多项检测手段对混凝土的渗透性、抗冻性、抗硫酸盐腐蚀性等进行研究,已掌握大量数据,并通过矿物掺合料的选用和专用外加剂的复配,生产出具有高耐久性的管桩产品。PHC管桩生产过程中采用常压蒸汽养护和高压蒸汽养护相结合的养护工艺,可快速提高管桩强度,达到使用要求。但该养护工艺耗能大,污染环境。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公司自2007年6月开始PHC管桩产品免蒸压技术的研究,现已掌握相关技术,管桩产品的养护能耗降低50%左右,耐久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并开发出DPHC管桩系列产品。

记者: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请谈谈您的管理理念?

陆坚强:管理者最重要是总揽全局、有效经营、理顺关联。我们主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人才、文化三大核心进行统筹管理。

一、战略与计划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发展计划的原则与灵魂。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管理发展计划,企业管理发展计划落实企业管理发展战略。在企业演变的过程中,结合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双管齐下。一是企业规模比较大,靠人治则鞭长莫及。因此要把人治变为法治,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并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事。二是企业的边界模糊,管理的前提是社会人假设。人性本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时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目标。文化管理阶段并非没有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对人性的尊重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二、推崇“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方法,已移植到我们团队中。在全面质量管理当中,我们贯穿了“三全”原则,即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三和”是个名牌,就名牌而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整个系统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三、企业文化起到了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是向心力,把整个企业凝聚在一起。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不断总结得出,并被企业成员所认可,它向外代表一个企业,向内则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企业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企业全体员工才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统一性,有了较强的执行力,这样就保障了企业的高速、高效运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提起可口可乐,我们就知道“品牌,是一种情感”;提起韩国三星电子,我们就知道“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提起海尔,我们就知道“崇尚创新”;提起微软,我们就知道“激情文化”,这些无不是物质文化的一种体现,穿透时空、影响深远。三种文化好比三个同心圆,企业文化就是圆心,始终围绕企业文化而旋转。企业要提高整体素质,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文化的作用就非常突出。

四、企业要做大,就要重视人才。人才是长城的基石,是大厦的栋梁,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工作要出力,职业还要出汗,事业除了出力出汗可能还要“出血”。要引导人才从工作过渡到职业,从职业过渡到事业,要让我们的人才认清工作、职业、事业的关系,把”三和”当成一份事业。经营以市场为中心,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精细化、系统化,“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企业才会有条不紊发展。

记者:“三和”企业,经历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已逐渐沉淀了丰富且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内涵。我们期待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三和”管桩的安全与实惠!

猜你喜欢
管桩混凝土文化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混凝土试验之家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8:04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36
混凝土,了不起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