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换届选举的调查与思考

2013-08-06 09:27:06邵爱华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换届选举选民候选人

邵爱华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74-01

换届选举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事关农村稳定与发展。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换届选举,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一、当前农村换届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当前仍有部分人认识不到位,存在着这样几种错误认识。一是等待观望心理。有人认为当前广大农民的民主素质较低,民主权利意识滞后,搞这项工作时机并不成熟,应当等群众素质提高了再来搞这项工作。二是求稳怕乱心理。有人害怕农民手里有了自主权会不好管,新当选的干部会不服管,担心搞换届选举会影响基层领导权威,影响农村稳定,担心把农村选乱了。三是敷衍塞责心理。有的地方在换届选举工作中,事前宣传不到位,选举过程不透明,程序不规范,只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结果反而更容易引起问题。

(二)宗族派性干扰。

由于农村传统观念的作祟,当前,在部分村,换届选举已经演化成了宗族势力之间的较量。有的村派别明显,一家是一个小集体,一姓是一个大集体,拉帮结派,各自为政、互相攻击,各选各的代言人,选票分散,难以过半数,致使选举不成功;有的互相串联,拉选票、搞贿选,使一些真正有能力、高素质的村民难以选入“两委”班子;还有的甚至利用家族势力,左右换届选举活动,使“一家之长”成为“一村之长”,以求为本家族谋取私利。

(三)具体操作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一是在选举前,有的地方未严格按照《组织法》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布本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员名单;有的登记工作不细致,致使一些有选举权的村民没有登记在册,而没有选举权的村民却错登,影响了选举的正常进行。二是在选举中,对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候选人的提名与确定不够规范。有的地方没有经过全体村民的提名推选,直接由乡镇政府任命选举委员会成员,或者由原村支部或村委会代替;有的地方没有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进行候选人提名,而是将其简单化,搞一户一提名,甚至有的地方不依据村民提名的得票数确定候选人,而是依据领导意图。具体操作不规范,将直接影响换届选举的结果。

(四)组织选举难度大。

当前,随着各地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多,人户分离,人员流动量不断增大,有的村民进城打工后一段时间就举家进城,在城区稳定居住,由以往的离乡不离土转变为离乡离土又离农。按照《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农村两委特别是村委会选举必须过半数,也就是要求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必须超过全体选民数的一半,同时要求,侯选人必须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数的一半,这样才可以。而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户在人不在,就为我们组织开展换届选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对当前如何搞好农村换届选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宣传教育是当前我们搞好农村换届选举的先决条件和基础环节。一方面,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要使村级组织换届的过程成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成为对全体村民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党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帮助选民强化法制观念,明确集体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同时,要教育落选者摆正心态,要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正确看待参选与落选,要尊重选举的结果,切勿求全责备,胜不骄败不馁。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换届选举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深入细致地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保证群众的意志与党和政府的意图一致;从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使选举更有群众基础,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二)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农村换届选举的根本保障。换届选举涉及面大,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必须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只有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配套联动,才能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一方面,各乡镇党委要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起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组织、民政、人大法工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配合做好换届选举做工作。同时,可以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成立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队,指导一些重点、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

(三)严格选举程序,规范操作。

严格程序是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重点一环。为了更好地推动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分类指导”的办法,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村制宜,依次推进,不搞“一刀切”,确保选举一个,成功一个。首先要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制定操作性强的选举方案,全面指导各村的换届选举工作。搞好试点村,做出样板,全面铺开。选举中,要注意把好“四大关口”,即把好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关、选民登记关、村民委员会海选关和投票选举关,要统一发票、逐人投票、公开计票,当场公布结果,尽量少用委托票,不用流动票箱,防止违规操作,严格程序步骤。对于部分村情复杂、矛盾突出的村要作为工作重点,加大领导力度,对村民提出的异议要正确对待,及时调查情况,予以合理解释。确保该履行的程序一个也不落,操作规范,措施得当,给选民一个明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四)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规范。

民主需要法制来保证。要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就必须重视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当前,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各地的换届选举实施细则中对村委会选举中的一些具体规定。比如对村民的界定、对选举委员会人数的确定、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候选人的公布时间、差额选举的层次与幅度,以及选举经费的列支等,都要明确规定。只有明确和具体了,才更易操作和实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吸纳以往和外地换届选举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比如联系选民制度、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等,帮助选民了解候选人,从而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本意。此外,还要强化一些保障性制度。对违反组织法的一些行为,如贿赂村民选举、伪造、篡改选票、暴力干扰滋事等一些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置力度,确保换届选举的正常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换届选举选民候选人
“早、稳、清”山西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完成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步骤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0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2
关于2020 年《乐器》杂志新一届编审委员推荐候选人的公示
乐器(2020年7期)2020-09-20 11:04:32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48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8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9
首届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中国教师(2015年17期)2015-09-10 07:22:44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
浙江人大(2014年8期)2014-03-20 16: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