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分析

2013-07-26 08:12:02易靖涵
图书馆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数据库特色

易靖涵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0)

易靖涵 女,1986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专题特色数据库是指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够充分反映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库,资源库的数据内容侧重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基地,如何更好地发挥馆藏文献资源优势,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和网络化,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是一个有效途径。自1999年CALIS“九五”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全国高校图书馆掀起了专题特色数据库的研究、开发和建设的热潮。

近年来,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借助于CALIS及HALIS服务平台,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数据库。笔者以网络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建设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24日),河南省共有112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9所、高职高专73所(含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从2012年7月到2012年9月,笔者通过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网直接登录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对112所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各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

注:表中以*标示的为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

2 数据分析

2.1 数量分析

本次调查的112所高校中,有63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可以访问(6所高校图书馆未能通过外部链接进行访问,未统计在内),占河南省全部高校图书馆的59%。建设有专题特色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共27所,约占可访问高校图书馆的42%,共有专题特色数据库113个,CALIS项目8个。从表1中可以看出,39所本科院校中有23所建有专题特色数据库(其中有两所民办高校),约占本科院校的59%。而89所高职高专中,仅有4所建有特色数据库,在规模上落后于本科院校。

2.2 地域分析

表2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地域分布

河南省共有18个省辖市,每个省辖市都建有高校,但由于地区差异,仅有郑州等10个市的高校图书馆建有专题特色数据库。周口、驻马店、三门峡、济源、鹤壁、濮阳、平顶山、漯河等8个市的高校图书馆未建有专题特色数据库。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全省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的郑州市,有13所高校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占建有特色数据库高校图书馆数量的48%;总计有70个专题特色数据库,占总数据库比重的61%。

2.3 数据库类型分析

通过对113个数据库的近一步分析,发现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类型主要有6种(见表3)。

表3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类型统计

从表3可以发现,反映学校特色的(包括本校本硕博论文、教参、课件、师生成果)数据库数量最多,有38个,占33.6%,有16所高校图书馆建设有1个或多个学校特色的数据库。例如河南大学的“河南大学硕博学位论文库”、新乡医学院的“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郑州轻工业学院的“轻院课程教材数据库”等。反映学校学科特色和本馆馆藏特色的数据库也占有很大比重,如河南工业大学的“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数据库”、河南农业大学的“小麦专题特色库”等,既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又能反映学校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馆藏特色资源数据库主要是收集、整理并展示本馆所特有的、其他馆没有或很少的特色馆藏,如中原工学院的“中工数字书库——馆藏图书数字化”、商丘师范学院的“古籍数据库”以及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随书光盘库”等。此外,反映地方文化的数据库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数据库以特定地域和历史传统文化,或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独特资源为主要内容。例如,郑州大学的“河南地方文献数据库”、洛阳师范学院的“河洛文化专题数据库”、安阳师范学院的“殷商文化数据库”等。除了以上几种数据库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比如黄河科技学院的“中国民办高校概况数据库”、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考研考证网”等。

2.4 外网发布与访问权限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23所建有特色数据库的高校中,有5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可通过外网进行访问,3所IP认证后能访问,其余高校全部或部分数据库外网访问受限。少数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可进行外网全文检索,如河南科技学院的“植物学数据库”等。部分特色数据库可访问至摘要级。

3 存在问题

3.1 分布不均

从以上数据可知,虽然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办学层次和地域的不同,各馆在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办学层次来说,河南省39所本科院校中有23所高校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而8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仅有4所建有特设数据库,数量上远远落后于本科院校。办学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院校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比较突出,而一些年轻院校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上仍是空白。从地域分布来看,作为河南省省会的郑州,由于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其高校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上明显优于其他城市。部分城市的高校图书馆未建有特色数据库,地区间特色资源建设不均衡,整体水平不高。

3.2 特色不明

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关键在于“特色”,发掘特色、定位特色、凝聚特色、完善特色是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关键。河南省高校图书馆虽建立了113个专题特色数据库,但真正具有“特色”的却很少。大多数数据库主要是以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师著作、教学参考、随书光盘等为主要内容,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够与其他馆的数字资源相区分,但由于挖掘不够,不能突出数据库的特点。以学科为主题的专题特色数据库中,仅有一部分数据库,如“小麦专题特色库”、“粮油食品特色数据库”等,定位准确,有一定的发掘力度,能够突出学科特色,其余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数据库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内容和规模都不够完善。从上文中的资料可知,馆藏资源、学科专题方面的数据库占很大的比重,而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涉及较少,选题单一,很难突出“特色”,与建库初衷相背离。

3.3 共享度不高

从表1可以看出,113个专题特色书库中,只有29个数据库能够通过外网进行访问,一些数据库需通过IP认证或用户名登录方能进行访问,大多数数据库只对校内校园网用户开放,自建自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库的实用性,限制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难以实现让更多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一建库目的。

3.4 持续性不强

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既需要资金购买硬件设施又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更新。然而,大多数专题特色数据库建成后,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数据库更新速度慢,数据资源的深层次加工不够,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更有少数的特色数据库建成后就无人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3.5 知识产权问题

特色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纸质图书、期刊等进行数字化转换,虽然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护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由于数据库涉及的信息资源庞大,不免会遇到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纷争,从而影响数据库的信息发布与利用。此外,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知识产权问题,因为特色数据库是依附于网络而存在,这就涉及作者或版权人是否同意将这些拥有版权的数字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如若未经作者同意或未按约定将著作权人的作品在网络或校园网上进行传播,就有可能要承担侵权的风险。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资金投入

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想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特色数据库,首先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的图书馆虽然有建立特色数据库的意向,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不能启动。而另外一些数据库建成后,后续资金不到位,停滞不前。因此,河南省政府机构、各高校以及图书馆应该加大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的资金扶持。

4.2 加强人才培养

除了有充足的资金外,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是特色数据库建设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参与特色数据库开发、建设以及维护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各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进修学习,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对特色资源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利用。

4.3 选题突出特色

确立选题是建立专题特色数据库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选题时要对国内外数据库信息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以馆藏特点、学校重点学科设置、用户使用需求等为出发点,确定适当的选题范围,并对其进行评估,选取既有新颖性又有针对性、特色性的主题,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专题特色数据库的“特色”,除了体现在主题的“特色”上外,还体现在围绕这一主题所涉及的信息资源的完备程度上。因此,要对专题特色数据库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整理,加大相关网络资源的挖掘力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特色数据库的数据资源。

4.4 加强共建共享

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但目前河南省各高校图书馆特色库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很多图书馆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只供校园网用户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库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和互补性。通过合作,各高校图书馆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还可以通过协调管理、分工协作、联合建设、共建共享,避免特色库内容重复,改变以往特色库自建自用的局面,实现特色库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达到有效配置、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的目的。

4.5 注重后续维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资源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样,专题特色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也是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要不断地补充馆藏,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剔旧、更新,确保数据库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时效性。另外,专题特色数据库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过低的版本会影响到数据库资源的加工建设、检索使用以及维护工作,因此,数据库的维护还包括对软件平台的升级和完善。只有这样,专题特色数据库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4.6 提高版权意识

为避免专题特色数据库在开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侵权现象,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特色数据库的相关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应该增强版权意识,在建库的初期,就对可能会涉及的版权问题进行处理,防止在数据库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侵权现象。具体方法如下:①向版权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取其授权许可;②与版权所有人进行利益交换,即如果版权所有人允许免费使用其作品,图书馆可以以对方免费使用特色资源数据库作为交换条件;利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解决一些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总之,图书馆应该加强馆员的版权意识,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来解决和避免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可能出现的各种版权问题。

4.7 加大宣传力度

开发专题特色数据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如果用户对数据库的资源不了解、不会用,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加大对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力度,使特色库为人所知并为人所用。一般来说,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培训或讲座,向校内用户介绍特色库,也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主页、公告栏、馆办刊、宣传册等方式向校内外用户推介本馆的特色库,扩大特色库的知名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 结语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高校图书馆,尤其是那些未建设特色库的图书馆,应加强与兄弟馆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建共享,建立一批高质量的、符合高校办学特点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题特色数据库,既能为用户服务,又能为河南省的文化事业服务。

[1]鄂丽君,邱晏.CAL1S地区中心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12):33-36.

[2]喻志娟.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2012(4):112-113.

[3]黄敏,都平平.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5):83-86.

[4]游春山.“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反思[J].图书馆建设,2005(2):37-38.

[5]娄朝辉.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版权问题[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94-96.

[6]兰晓霞.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论坛,2012(2):59-62.

[7]陈琳.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2(4):63-65.

[8]河南省普通高校名单(112所).[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5-08/1037337133.shtml.

猜你喜欢
河南省数据库特色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