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对血液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

2013-07-25 04:49:10王爱红毛雄伟王孝芳鲁梅华江山市人民医院采供血点浙江江山324100
中国输血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认知率江山市采供血

王爱红 毛雄伟 王孝芳 鲁梅华(江山市人民医院采供血点,浙江 江山 324100)

无偿献血者作为安全输血的源头,采供血机构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做好献血者的筛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是保证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的长效机制之一,也是无偿献血“知-信-行”的第一步“知”[1]。加强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血液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对于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调查研究于2012年9~12月对江山市采供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9~12月江山市采供血点无偿献血者,调查2 113人次,收回问卷1 978份,有效率93.6%。

1.2 调查方法 根据江山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血液安全的相关知识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等。分别在血库内、街头、单位将问卷发给献血后的献血者独立填写,当场收回,采用Excel表格录入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建立数据表,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n=1 978)

3 讨论

目前,血液安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卫生工作7项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断增多,在无偿献血者人群中不断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者,同时有研究报道[2],江山市献血者的梅毒阳性率高达0.76%。所以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生血源性疾病的风险或隐患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3]。

本研究中,献血者对血液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2011年起浙江省启动了采供血机构阻断经血传播HIV项目,近2年来多次对工作人员的沟通征询技巧进行反复培训,在献血者健康征询过程中加强了身份核对杜绝冒名顶替,同时加强对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的询问,通过设计献血前告知牌和献血后的告知卡,在团体组织献血现场张贴宣传,献血后向每位献血者发放告知卡,内容涉及高危行为者献血可能导致受血者感染经血传播性疾病,若认为自己献出的血液不安全可电话回告血站,血站会保护他们的隐私并实行保密性弃血。在反馈血液检测情况时,告知血站的检验结果不适用与疾病的诊断,只用于判断献血者血液是否安全;被血站永久性屏蔽淘汰的献血者不能再献血。通过献血前的征询和献血后告知,献血者对高危行为及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他们对“国家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免费检测服务”、“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恶意献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及“血液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经血传播性疾病的窗口期无法检测到病原体标志物”知晓率较低,这其中部分条款为2012年7月1日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所新增内容之一,虽然江山市采供血点已将相应条款列入健康征询表的“献血者知情同意”栏内,但对于献血者来说仍较陌生,需在日后的工作中重点项目实施重点宣教。

表2 不同人群血液安全相关知识认知率比较

从不同人群对血液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18~24岁年龄段认知率较低的原因为,江山市内无高校,学生占比较小,大部分人为初次接触无偿献血。初中文化及以下者认知率较低的原因为这部分人群以农民为主,他们的生活相对单纯封闭,基本的血液安全知识仅来源于江山广播电台或亲身献血经历,这说明农民和初次献血者是以后重点宣传的对象。江山市参加献血的军人为年龄在20~23岁的初次献血的士兵,认知率也较低,虽然士兵为典型的低危献血者,但部队组织献血前,献血办应到部队开展无偿献血知识讲座,让士兵在献血前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研究发现,学生和医务人员的认知率较高,这与各地无偿献血宣传在高校的普及有关,学生于节假日回乡献血,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荣誉感较强,所以江山献血办招募了一批大学生献血服务志愿者,让他们走向社会特别深入农村作无偿献血宣传对血液安全知识的普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务人员凭借当地献血办每年至少一次到医疗机构作无偿献血和安全合理用血讲座而提高认识,他们在血源紧缺时会动员患者亲友互助献血,由于目前互助献血者迫于用血压力或其他因素,在健康不佳或有输血传播性疾病的状况下也不愿意暴露自己不适合献血的原因,给安全输血带来了压力和潜在的风险[4]。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亲属的宣教有利于互助献血健康持续发展。调查还发现,多次献血者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初次献血者,这与工作人员的现场宣教和血站有比较完善的工作流程、制度,使多次献血者血液安全意识增强,提示发展和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即可保障血源,也可降低乃至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1] 徐健,杨雪梅,章杏英,等.无偿献血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248-249.

[2] 郑红波,王祥德.ELISA检测17276人次无偿献血者四项传染性指标分析.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6):710-711.

[3] 卢显福.加强血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国输血杂志,2009,22(6):507-509.

[4] 李彬,李丽兰,廖燕,等.刍议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之甄别.当代医学,2010,16(31):36-37.

猜你喜欢
认知率江山市采供血
标准化管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中文信息(2021年3期)2021-03-27 11:19:45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财会学习(2021年3期)2021-01-28 08:26:44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毛佳颖??《春》
护理专案对癌痛患者爆发痛控制的影响
白内障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
江山市城南小学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