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等美术教育的整合与发展

2013-07-24 07:56:48秦嗣英
学理论·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俄罗斯教学模式发展

秦嗣英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审美教育已然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和渴望,高等美术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加强,中西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交流也进一步得到加深,如何汲取俄罗斯高等美术教育的优势,结合黑龙江省美术院校教育的现状,研究整合两国优质的教育和艺术资源,为黑龙江高等美术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俄罗斯;教学模式;整合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95-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专业发展也颇为迅速,以至每个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操控模式,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龙江高等院校普遍设有美术专业,为了建设品牌美术名校,促进黑龙江省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将一些珍贵的俄罗斯艺术教育资源与黑龙江省的优质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提炼整合,取精华,去糟粕,寻共性,找创新,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的艺术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繁荣和发展黑龙江省艺术科学,为黑龙江政府的科学决策,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就分析黑龙江省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操控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整合俄罗斯与黑龙江省的艺术优质资源,为完善黑龙江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一、俄罗斯的美术教育模式

笔者曾作为国家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列宾美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交流学习一年,从中学习到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教育操控方法,很值得我们推广。

在俄罗斯的整体美术教育中核心的操控机制是高度重视美术,尊重艺术。从国家政府到平民百姓,都以拥有世界最优秀的美术而倍感自豪,因为他们也确实值得骄傲,有那么多高山仰止的绘画大师,列宾、列维坦、希施金、康定斯基……俄罗斯的学生们每日下午都学美术音乐,高等美术教育更是备受政府关注与支持。一个良好、健全、科学的机制的实现只要高度重视,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俄罗斯艺术教育大纲明确规定:“艺术学科要保证学生获得关于人、社会与艺术世界的多重复杂关系的知识,关于造型艺术与影视艺术(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的知识;大纲的最低要求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大纲特别地提到了造型艺术,所谓造型艺术即是美术艺术。在俄罗斯造型艺术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这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有美术课。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以自由造型为主,每日课时两到三小时;在小学的美术课安排在每天的下午,因为俄小学生每日下午没有什么主课。在俄罗斯中学生的美术课也颇多;在大学中也设有诸多美术课……俄罗斯的美术课很规范,有专门的工作室或者手工坊;有专业的画具;还有专业的老师。由此可见俄罗斯的美术教育非同一般。

俄罗斯这种政府行为的美术教育方式,令全民接受了从理论到实践很系统的艺术教育。长期的艺术熏陶下,人的思维定势、审美取向、价值取向受到了深刻影响,大大提升了人的审美修养、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提升了人的快乐感,而这正是健康人格的表现特征。试想俄罗斯人有大段的时间在艺术的海洋里徜徉,肯定艺术的影响会沁入骨髓,这也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俄罗斯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俄罗斯美术教育模式对黑龙江省的借鉴作用

要想完善甚至突破黑龙江现有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模式,我们要打造一个核心的凝聚力。这个凝聚力的落脚点可以借鉴俄罗斯的艺术操控经验,俄罗斯的核心凝聚力是强烈的民族自信与艺术自豪感。那么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也可以寻找一些可提升我们核心凝聚力的切入点,以此立校。比如走艺术民族复兴的伟大之路,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目标,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彰显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艺术元素的切入点,以此为指导思想,贯穿整个美术教育过程。再比如也可以以开放、共荣、国际化为核心凝聚点,兼容并包,打造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操控机制。在这方面黑龙江省黑河学院的建设比较突出,该校以与俄罗斯联合办学,引入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为契机与核心机制,打造了一个开放、共荣、国际化的教育操作模式,获得了双赢。其实核心凝聚点是可选择并挖掘的,只要我们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就会有深度的思想,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艺术操控模式的高度,操控模式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高度。

在黑龙江省的美术教学中人才培养的方案有些院校有待整合与完善。比较突出也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盲目复制。低级复制高级,校名一改万事大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严肃对待,严格执行。俄罗斯突出的优点还是俄罗斯人是真正地尊重艺术,重视人文。列宾和苏里科夫是俄罗斯最大也是世界最著名的两大美院,而他们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但是俄罗斯这两大美院人才培养的过程却不是相同的,可以说各有千秋。苏里科夫坐落于莫斯科,受古罗马欧洲艺术的影响,现在以发展本国的民族绘画与打造民族现代绘画为主,而列宾美院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各自设计了真正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因此才在世界艺坛久负盛名。尽管我们不可能成为像列宾美院那样著名的美术院校,但我们要有理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之人才培养方案的操控是所有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是一个教育导向。

课程设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件必须深度思考与细化的事情,只有把课程设置落到实处,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教学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先要明确。是要培养专家型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是技术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而在俄罗斯则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由于这样一个明确目标的制定,俄罗斯就一切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全力以赴。俄罗斯的教学最注重的是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而后则是在学生具备了强大的造型能力后的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都是有后劲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的人才。黑龙江省的美术教育目标倾向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是一专多能,因为这也是我国大的教育方针导向。如果能够落实到底,理论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专不专,“多能”更“不能”的现象。比如说主修油画这一专业的学生,油画画个一知半解,马上还得去“多能”,众多的公共课,众多的与油画跨界的美术专业拆分派生出的课程,再加上课时分配上的不合理,严重导致学生大学毕业后样样行样样松的现象。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可行的方法还是要在教学操控上高瞻远瞩,因地制宜。比如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来设置课程的门类,并在课程设置后细化课时量,细化授课时间段,以防教学环节的割裂,甚至细化到哪位教师任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借鉴俄罗斯的美术专业课的设置,因为人家的东西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了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得来的,好的东西只要我们辩证地借鉴、吸收、消化,其效果事半功倍。比如俄罗斯简单四个教学“踏实严谨”的方法就特别值得推广。在俄罗斯的美术教学中从老师到学生都踏踏实实地去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每门课师生合力都是循序渐进地,针对性极强地,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地去做到位。比如素描色彩课,每天都是全天候,晚上还要画速写,中间和晚上穿插文化课。工作室三个老师管理着,每周还要交大量的构图与创作的小的画稿,这样严谨踏实的学习怎能不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另外在高等美术教育的操控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实际是要求我们的教法要重视创新。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育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高校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恐怕不行。所以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更新,要注入与学生共赢的新的教学法。在俄罗斯访学期间,笔者的体会是俄罗斯教学首先尊重兴趣,一个人如果干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比如各种专业创作课的增加,创作是一种思想的释放,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非常适合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青年人,因此各种创作课,如素描创作课,色彩创作课,命题操作课,风景创作课等等都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如同在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一般,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俄罗斯的户外风景写生课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几个月。试想徜徉在大自然中,描绘着千变万化,优美清新的风景,总比困在班级心情舒畅,所以这种情形下学生是发自内心地去画画,一定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从这个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美术教学方法是必须要创新的,无论从课程设置,授课形式,还是情境的营造,乃至于细化到模特的选择,静物的摆放等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悉心打造。总之教学操控的创新是大幅度提升学生业务素质、技术能力,艺术修养的最佳手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我们的考试操控趋于简单与应付。俄罗斯的考评机制是特别好的学习对象。但只是实施与推进起来恐怕比较困难。因为那要诸位为人师者付出很多的辛劳。如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它是以展示的方式举行,也被称之开放日。教室挂满了学生平时的每一张作业,而且都已经在前几日表好外框,整整齐齐地挂在属于自己的那一方艺术小天地里,然后学术小组数人在系主任或者院长的陪同下开始鉴赏每个学生的一学期的作业,最终综合评定后,直接现场打分,公开、公平、公正。然后有老师随时记录下成绩,得到五分的作品会就被留校,学生作品留校是一种至高的光荣。这仅是考评机制的一个侧面,但完全可以以小见大,可见俄罗斯的教学是多么的严谨。我们的考试还是授课教师手握一支笔,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打分,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不十分认真对待测评,教师的评定也过于主观。主要的缺失是学生只重视考试,不顾及平时作业的质量。总之,黑龙江省的美术考评机制完全可以整改,可以完善。

最后在这里还要谈一下高等美术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黑龙江省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较快,各个院校的特色也很多元,但亦有部分教育模式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有待加强。比如有的教学起点过高,学生入校基本造型能力较低,但学校却以中央美院的理论来指导学生作画,导致大部分学生掉队跟不上进度。时间久了,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模式的高不成低不就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今后我们要时刻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理论中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熟与完善美术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黎明.深化高等美术教育改革需要国际视野——在全国高校“国际视野下的美术教育专业改革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J].美术学报,2010,(1).

[2]黄志华.新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转型略析[J].社会科学家,2010,(5).

[3]俞可.转型后的图像:俄罗斯当代绘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全山石.俄罗斯绘画系列[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5]刘伟.对中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反思[J].当代艺术,2008,(4).

[6]金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模式探讨[J].管理评论,2009,(8).

猜你喜欢
俄罗斯教学模式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另辟蹊径
环球时报(2014-10-08)2014-10-08 08:06:24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环球时报(2014-02-17)2014-02-17 23: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