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2013-07-21 07:30:42杨柳
轴承 2013年10期
关键词:题名轴承论文

杨柳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39)

轴承科技论文是创新性轴承科研成果与技术经验的记录与总结,对于推进轴承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一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不但要有科学的分析论证,独到的学术见解,而且还要做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制图准确[1],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给读者启发、借鉴或参考。然而,来稿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普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的撰写规则并未完全掌握,不但影响了审稿专家对论文质量的全面评价[2],而且增加了编辑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3]。鉴于此,下文从科技期刊编辑的视角对轴承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轴承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科技论文提供参考。

1 不同稿源论文的特点

轴承科技论文的专业性很强,主要涵盖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3个层面,稿源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轴承企业。不同稿源的论文具有其各自的特点。

1.1 高等院校论文的特点

来自高等院校的论文多属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层面,主要集中在力学分析、运动分析、寿命与可靠性及振动与噪声等,大多格式规范、结构严谨、论述完整、文字简明通顺,综述类论文有广度,专题类研究有深度,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但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分析类的偏多,试验验证类的偏少,即多偏于“纸上谈兵”。

(2)有些论文学术性很强,但与工程应用结合不够。如在轴承优化设计中,滚动体尺寸常被视为连续函数计算,但实际上钢球、圆柱滚子、滚针等广泛应用的滚动体尺寸已经在标准中被规格化,如钢球的规格为0.3,0.379,0.4,…,100,101.6,104.775,圆柱滚子的规格为3×3,3×5,3.5×5,…,45×45,48×48,50×50,滚针的规格为1×5.8,1×6.8,2×5.8,…,6×38.8,6×49.8,6×59.8等(以上单位均为mm),属于离散型变量,因此采用小步长寻优得出结果以后,往往还要按标准规格去取整或修正,不如直接按“网格法”进行优化设计。

(3)接触和贯彻轴承专业术语、新标准有所欠缺。如把球轴承、滚子轴承仍称为滚珠轴承、滚柱轴承,而滚珠轴承、滚柱轴承是早期引进前苏联技术时翻译的叫法,早在1958年的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首批部颁标准中,就已明确规范为球轴承、滚子轴承。

1.2 科研院所论文的特点

来自科研院所的论文涉及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3个层面,大多都能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性与工程性结合较好,论据较充分,内容较翔实,数据较丰富,基本满足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但不足之处主要有:

(1)部分论文编排格式不够规范,遣词造句不够通顺,文字功底偏弱;

(2)有第一时间接触新标准的机会,但学习贯彻不够;

(3)科学态度不够严谨,同一篇论文中常出现前后叙述矛盾、图文表达不一致、量和单位符号不规范、表格中的有效数字不一、结论在文中找不到相关依据、文后参考文献未在正文引用之处标出等问题。

1.3 轴承企业论文的特点

来自轴承企业的论文主要集中于技术应用及产品开发2个层面。研发的产品及技术比较贴近市场一线,介绍的工艺和测试方法等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经验性和操作性,但不足之处主要有:

(1)理论深度不够且依据不足,如采用的技术大多只能说出“其所然”,不能进一步说出“其所以然”;

(2)论述的逻辑主线不够清晰,文字功底较差,特别是口语化较严重;

(3)常使用非规范性但属于习惯性的俗语,如车削加工中的“啃刀”、磨削加工中的“磨量”、测量精度中的“打表”、热处理中的“发黑”等;

(4)摘要较混乱,不能对全文做出简要且全面的概括,有的甚至在摘要中重复引言和结论的内容或在摘要中论述正文并未充分叙述的内容。

2 来稿中的普遍问题

2.1 题名不当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5],必须准确恰当、简短精炼、醒目规范且便于检索,但常有一些来稿的题名不当。

现举以下例子加以说明。《一种改进的平滑能量算子解调方法及其在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应用》,此题名繁琐、冗长[6],不利于读者在浏览时迅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7],经分析和删节后改为《基于改进平滑能量算子解调的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滚子》,此题名显然过于空泛,难以起到标举论文的作用,读者无法抓住论文的要点,难以确定其研究范围[8],分析论文内容后改为《圆柱滚子凸度形式及凸度量的确定》。《国内轴承行业的专利信息分析》,此题名将研究范围局限于国内轴承行业,而该文却是利用专利信息分析技术对世界著名轴承企业及国内主要轴承企业在国内申报的轴承专利文献进行分析,题名反映的面小,而论文实际内容所涉及的面大,通过分析改为《轴承行业的专利信息分析》。《风电转盘轴承常用密封件》,此题名突出了研究对象,却忽略了研究范围,故宜改为《风电转盘轴承常用密封件的选型与安装》。《某轴承失效问题浅析》,此题名过于一般化,若针对具体研究对象来命题,将题名改为《某发动机用三点接触球轴承失效分析》,则效果会好得多。《7000101K深沟球轴承的研发》,分析论文内容可知,该文实际上只是以7000101K深沟球轴承用浪形保持架为例,分析了双外径浪形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文不符题,因此改为《双外径浪形保持架加工工艺》。

2.2 创新内容欠缺

创新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4],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所在。尽管轴承专业相对较窄,但从来不缺乏创新,如反映新观点、新方法、新发现的研究成果或者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成果。从来稿看,尽管有些论文格式规范,内容丰富,理论分析、试验方法和结论都很完整,但很多都仅仅是简单重复、模仿或解释前人已做的研究工作,再次印证已被业界充分认识并高度认同的研究结论,缺乏创新点,无发表价值。这一方面可能是作者的选题视野有限,且未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科技普遍“浮躁”的表现。

2.3 大量介绍基本知识

科技论文的受众多是同行业人员,因此对于常识内容应尽量减少叙述,只需指出参考文献,稍加说明,即可引入正题,阐明自己的观点[9]。很多来稿常大段复述众所周知的基本知识或者教科书中早已阐明的原理[10],把学术研究型论文写成了科普文章,不仅内容简单枯燥,而且重点不突出,使读者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4 结构松散不精练

有些论文缺少引言或结论,影响结构的完整性;有些论文结构单一,几千字的论文竟没有章条序码和层次标题;有些论文论述的主次不分,重点不明,需要详细论述的内容缺少论述,需要简略论述的内容却又信笔而为;有些论文不断重复已经表述清楚的内容,过度诠释不仅降低阅读速度,而且影响段落的简洁;有些论文东拼西凑,颠三倒四,既不遵循各部分的内在逻辑顺序,也不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有些论文的段落间缺少自然的过渡,使读者感到突冗、生硬。

2.5 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有些论文选题角度过大,内容肤浅无力,最具代表性的是磨超短线类论文,从机床设计到加工工艺均蜻蜓点水地笼统介绍,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浅尝辄止,不如集中针对某一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则可衍生出多篇论文。

3 撰写不同类型论文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以上所述,撰写不同类型的轴承科技论文应注意:

(1)理论分析类论文的论证要严谨,数学运算要正确,资料数据要可靠,且应进行必要和充分的试验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性。 若空谈理论,缺少实例验证或数字依据,就无法体现其可行性和实用性,会导致说服力不强,缺乏技术含量和推广价值;若为了说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众多的实测数据中有倾向性地选择最符合计算结果的数据来验证[11],则可信性就大打折扣;若将理论分析与实例混述,则可读性较差;

(2)产品设计类论文不同于产品使用说明书,一般要对设计理论、设计原则、产品特点、工况条件、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台架或工业试验情况、主机应用效果等都要有所涉及,重点应突出设计中的创新之处;

(3)工装类论文不要仅停留于描述某一具体问题或工艺的层面上,应以点带面,累积后进行系统化的深层次剖析,从而得到相关规律性结论,反馈到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完善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解决方案,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4)试验研究类论文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依据,合理的试验方法,适用的测试手段,准确的数据采集及严密的分析论证。应如实说明试验条件、方法以及关键的过程,以供同行据以验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试验结果应列出试验数据和观察所得,且要对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以说明其可靠性,最后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数据[6],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对试验或观察结果加以透彻的归纳、提炼和分析,形成能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见解,而不能把试验研究类论文当成简单原始的试验纪录或研究报告。若未完成试验就急于撰文,则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分析,无法判断其可行性,因此毫无实用参考价值;若采用的试验方法不科学或试验样品缺乏代表性,即使试验数据很丰富,也不能真实反映研究结果,导致试验结果经不起推敲[12];

(5)综述类论文不仅仅是汇总罗列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还必须加以整理和研究,加入自己的认知、判断和提炼。首先应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归纳与分析,进而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独特见解,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起到指导作用[10]。

4 常见的非规范术语

在轴承科技信息交流方面,轴承专业术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并正确运用规范术语有助于提高论文表达的准确性。现针对来稿中常见的非规范轴承专业术语进行纠正,见表1。

表1 非规范与规范轴承专业术语

5 结束语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知识很多,包括作者的专业水平,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的掌握等。以上的简单分析和阐述目的是希望有助于轴承专业技术人员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更加重视科技论文写作,掌握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明确加强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以利于轴承科技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题名轴承论文
轴承知识
哈尔滨轴承(2022年2期)2022-07-22 06:39:32
轴承知识
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 13:13:24
栖凤阁题名记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轴承知识
哈尔滨轴承(2021年2期)2021-08-12 06:11:46
轴承知识
哈尔滨轴承(2021年1期)2021-07-21 05:43:16
北大汉简五《大罗图》题名商榷
佳石选赏
中华奇石(2015年7期)2015-07-09 18:32:15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