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梅
蒙自市中医院皮肤科,云南蒙自 661100
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侵犯人的生殖器黏膜以及皮肤,从而导致水疱、糜烂、红斑等性传播疾病,这种病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尚无根治办法,只能依靠病患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的方式减少病患痛苦,目前在临床上比较高效的药物有阿昔洛韦以及伐昔洛韦等,但是两者效果差异仍然不甚明了,因此加强对两者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效果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探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2种抗病毒药物在进行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预防时的效果,该院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确诊为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2例分别采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并对效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就诊于该院,每年生殖器疱病复发次数在6次以上,确症为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并且2周内没有服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各种肝肾功能正常的62例病患,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为34.2岁,患者病程在1~1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87年,所有的患者都有频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注意患有HIV、梅毒等疾病,肝肾功能不正常,对阿昔洛韦以及伐昔洛韦过敏者不纳入该范围。
将62例病患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其中实验组服用伐昔洛韦,患者每次服用伐昔洛韦剂量500 mg,初始3个月2次/d,第4以及第5个月服用1次/d,到第6个月病患隔日服用1次,对于对照组,让患者每次服用阿昔洛韦剂量为400 mg,2次/d,共服用6个月。在进行取材时,将灭菌棉拭子插入病患的宫颈管或者尿道中,30 s取出后放在Epdoff管中被准备检测。
比较两组复发次数、半年内复发率、脱落细胞排毒状况、头晕以及乏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每月要对病患寻访1次,记录情况,一旦病患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就采用间歇疗法治疗。在疗程结束之后,对病患肝肾等功能进行复查。
运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首先是治疗前后两组复发效果的比较表,从表1中可知,两组在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患复发次数为6例,对照组为11例,实验组半年后复发率为3.23%,对照组半年后复发率为6.45%,两组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复发次数以及半年后复发率都低于对照组。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效果的比较
其次是脱落细胞排毒状况。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排毒时间要短,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脱落细胞排毒状况
最后是头晕以及乏力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对照组乏力现象有1例,头晕有2例,而实验组恶心现象有1例,两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一直是临床医学治疗以及预防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应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有良好的效果,伐昔洛韦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在疱疹病毒所引发的感染中广泛应用,且效果一般比较理想,其对病毒有很好的亲和力,且毒性较低,整体比较安全可靠,对防止生殖器疱疹治疗后复发作用明显。阿昔洛韦也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在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相比于伐昔洛韦效果相对较差,排毒效果相对较差,应用后患者复发的几率相对更高。
该文资料即显示,较之阿昔洛韦,伐昔洛韦6个月后复发的几率相对更低,发生率为3.23%,而阿昔洛韦应用后6个月复发率为6.45%;且伐昔洛韦排毒时间明显更短,脱落细胞中检测到病毒率相对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表明,伐昔洛韦抗病毒比阿昔洛韦更能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能够有效降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次数以及生殖器部位的无症状排毒。
[1]刘恩让,张书岭,王福喜,等.两种伐昔洛韦抑制疗法方案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作用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4):304-305.
[2]张玲,杨慧兰,刘仲荣,等.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作用比较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