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拐,让宝贝回家

2013-07-12 18:49:22贾仁山
检察风云 2013年17期
关键词:周亮亲生父母宝贝

文/贾仁山

微博打拐,让宝贝回家

文/贾仁山

一位刚过不惑之年的女子,在2008年成为“宝贝回家”网站的志愿者后,就一直用心为那些被拐卖的孩子找寻回家的路。善良的坚持,信念的执著,使她让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团圆,她的努力与用心,让一个个归心似箭的孩子看到了渺茫中的那一线希望。

善心照亮孩子回家路

郭亚红,1972年9月出生于吉林省松原市,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全家七口人,生活困难。走出校门后,她就开始做些小生意赚钱为父母分担生活重负,先后做过小礼品、卖过保险,甚至还做了几年服装生意,这让她小有积蓄……

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当日,面对电视铺天盖地的救灾报道画面,她流泪了。得知在地震中有大量的失踪人口后,悲伤中的她立即想到:我在网上是不是可以帮助灾区的人呢?她马上上网,开始搜寻相关信息。无意中,她发现搜索结果中有一个叫做“宝贝回家寻子”网站。

她点击进去才了解到:宝贝回家寻子网,是本省通化市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性寻人网站,协会还是由爱心人士组成的民间志愿者组织,为失踪儿童家长提供免费的寻家帮助,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帮助因各种原因流浪、乞讨、卖艺儿童回归正常生活。在网站上,她还看到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比自己大10岁的张宝艳的感人故事。

原来,2007年,张宝艳与丈夫秦艳友一同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如今,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已逾两万多人,成功救助和帮助离散儿童与家庭团圆达上百人次……

看完张宝艳的故事,郭亚红流泪了: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好女人,做一个能帮那些孩子找到回家路的人!她几乎没有犹豫就开始了注册……

从这一天起,她成为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志愿者,网名“小梅”。

从此,她每天都泡在网上看孩子寻家、家寻孩子的登记材料。但是,因为她刚刚接触这个她还十分陌生的领域,一时间还有点摸不到头脑。

但九个月之后,她历尽波折终于帮助一个被拐16年的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因为这是她做志愿者后帮助孩子寻家成功的第一例,所以至今她还记忆犹新:

2008年7月13日,张宝艳收到网站发来的一个寻亲求助帖子:这个孩子从广州工地上被拐卖到福建莆田16年,名叫吴志坚。他模糊地记得父母是四川人(其实是重庆,当时尚属四川管辖)。因为“5·12”大地震后,这个孩子一直惦记着父母的安危。而他被拐后,因为原买家有了儿子,就把他转送给现在的养父母收养。养父母知道他的担心后,也帮助孩子寻找亲生父母,但一直未果,直到他在网上发现了“宝贝回家寻子网”……

张宝艳把信息分发下去,发动志愿者开始寻找。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也没什么消息。

2009年5月初,郭亚红在网上搜寻、比对寻亲信息时,发现了一条“寻找甘朝林”的信息。她经过详细比较,发现这个叫甘正洪寻找亲生儿子甘朝林的诸多特征,与吴志坚的寻亲信息几乎重合。第一次有这样的发现,郭亚红虽然很兴奋,但还是慎重地请其他志愿者对这两条信息进行了比对、核实。后来,比对的信息到了福建、广州等地志愿者手中,他们分别与两家人见了面,进行了详细核实,了解到了更多情况。

真相逐渐清晰起来:吴志坚可能就是甘家丢失的儿子!

原来,1993年春节后,甘正洪从重庆江津老家携妻带子,来到广州火车站附近一个工地打工。

有一天傍晚,两个男人突然来到工地,碰上了正带着儿子在工地上玩的甘正洪。两人向他诉说自己“被抢劫了,身无分文”。甘正洪和妻子见他们可怜,就介绍他们在工地上打工。

两人表面上对他们夫妻非常感激,经常到他家来吃饭,还不时带着当时年仅六岁的甘朝林到附近玩。

1993年9月4日下午三时左右,这两个人突然说要带甘朝林一起出去买雪糕。甘正洪和妻子根本没多想什么。不料,儿子一去再无影踪,那两个人也一起失踪。

甘正洪夫妻报警后,才发现这两人在工地登记的姓名都是假的。警方虽然抓到了其中一人,但是孩子却几经转手,音信皆无。找不到儿子的甘正洪夫妻两人整天以泪洗面,几乎崩溃,下决心不再离开广州,他们要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儿子……

2009年6月17日,在广东、福建两地的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安排下,甘正洪与16年未见的儿子甘朝林(吴志坚)见面了……

那天,远在松原市的郭亚红听到电话里的直播声音:双方见面,根本不用做什么DNA,只看父子非常相像的面相,就已可以确认具有血缘关系,父母正与儿子抱在一起痛哭……

放下电话,郭亚红眼泪刷地也流了下来,她心里却无比充实:这九个月的网上艰辛,终于有了成功回报。

她长吁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帮助孩子寻家成功第一例,让郭亚红信心倍增,热情似火。

五年网络寻子

虽说帮助那些孩子寻亲成功了,郭亚红也十分有成就感,对寻亲志愿者的工作开始逐渐入门。但是,她总得生活下去。虽然自己还有积蓄,但郭亚红觉得这样长期下去有些困难。

一天,她出去寻找工作。接连走了几家单位,郭亚红非常失望:原来,这些单位的工作环境虽然不错,但单位管理制度都有一条:不准随意上网!

走出应聘单位门口,站在大街上,郭亚红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他(她)们盼望找到亲人的眼神,想一想手头上还有十几个孩子要寻家的线索,她觉得自己实在放不下。

在回家的路上,心情郁闷的郭亚红几乎流泪:看来,要想帮助这些孩子,我就只能待在家里吃老本,因为只有在自己家里,才能随时上网帮助那些孩子。

可是,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份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兼顾到帮助那些孩子的工作?她连续找了几天工作,最后,她彻底失望了,咬咬牙,回家了。

一天,郭亚红的哥哥对她说:咱妈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照顾,我和你姐姐他们都有工作,干脆就由你来专门照顾妈吧。你不是愿意上网帮助那些孩子吗?这样,也不会耽误你的事!

原来,哥哥姐姐们慢慢地知道了她在做志愿者,郭亚红也详细说过自己帮助孩子寻家找父母的过程,还把网上孩子们与家人团聚时痛哭流涕感人至深的照片找出来,给哥姐们看。大姐说,我妹妹心肠好,愿意帮助人,就让她做下去吧,这样总比没事做强,做好事总是好的。

郭亚红彻底打消了寻找工作的念头。每天,她照顾好妈妈的饮食起居后,就开始与天南地北的志愿者们讨论每一个案例,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第二天早晨五六点钟,网友们发现她又上来了。久而久之,外地的志愿者知道东北有个“小梅”是个“神探”,往往在接到孩子寻亲任务后,一有发现,就上网找她帮助甄别、分析。慢慢地,与她有联系的寻亲孩子都把她当成亲姐姐一样信任,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向她诉说。

有时,有的孩子及寻亲家长遇到了困难,只要找到她,她马上就找志愿者协会说明情况,请求协会给予帮助。

2010年3月,29岁的周成亮要寻找父母,他找到了“宝贝回家”网站。

郭亚红接受了这一任务。

原来,1989年10月,黄细群(现名,原名周亮)被拐卖到福建。他曾经在多家政府网站和许多寻人网上发布过寻亲消息,但一直没有回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宝贝回家”。

他被拐卖前的名字叫周成亮。1988至1989年夏秋之间,当时年仅六岁的他和哥哥被人贩子同时拐走……

周成亮回忆:自己曾经在乡下生活过,脑海中有很多人一起插秧的场景,印象中没有下过雪;见过水牛,家里有腊肉,挂在屋檐下。主食是米饭,没有见过海鲜,小时候不怕辣,敢吃生姜和大蒜。记得曾经被父母脱了裤子打屁股,很疼……

郭亚红和志愿者开始了工作:网上搜索,大家查询出59个符合周成亮和哥哥年龄特点(26岁至31岁)的男性,但涉及全国21个省市。郭亚红脑袋一时间有点大了:这么广泛的范围如何寻找?可是不这样寻找,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郭亚红和志愿者开始发动21省所有志愿者“大海捞针”,对59条“周成江”的线索逐个电话核实。吉林、陕西、安徽首先完成核对任务。接着,河北、湖南、四川、江苏……

59条“周成江”线索,最后均被一一排除。郭亚红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的排查方法有问题?她依然不死心,就开始翻阅网上的周氏家谱……其间,线索纷至沓来,但先后都被排除。

2011年4月29日晚,郭亚红在网上搜索资料时,偶然搜索到一家网站当日下午4时37分登记的一则寻子消息:失踪人周亮,1982年正月初三生于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黄家湾村前进组,1988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同哥哥周勇上午11点放学后路过遵义市丁字口时,被一男一女骗去吃凉粉,随即与弟弟周亮一起被骗走,至今杳无音讯。

郭亚红脑袋里突然亮光一闪,这不是与周成亮的情况相似吗?这个周亮是不是福建周成亮?姓名极为近似,周成亮与周亮只差一字;双方都是放学时被拐走;人贩子都是一男一女;和哥哥一起放学时被拐。

当晚7点20分,郭亚红立即按照信息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联系周亮家人:孩子妈妈说自己失踪的儿子确实也叫周成亮。她把福建周成亮的线索逐一与其核实无误,周妈妈激动得哭了起来。周家人又上网看了郭亚红提供的福建周成亮照片,周家人一眼就确认了这个周成亮就是自己的儿子……

2011年5月6日,周成亮与家人的DNA鉴定结果证明:周成亮就是1988年贵州省遵义被拐走的周亮!

5月7日晚,周成亮与亲生父母在山东卫视《惊喜惊喜》栏目见面:一家人相拥而泣……

这是一场迟到了23年的团聚!

微博织就回家路

2011年8月16日晚,郭亚红偶然从网上得知:前文所述的已找到亲生父母的甘朝林,如今已经结婚生子,并准备带着父母去养父母家的福建莆田定居:他想经常见到养父母!

看完消息,郭亚红眼泪静静地流了下来:自己一个小小的努力,就让两个家庭平添了多少幸福与欢乐啊!

郭亚红看着自己在2010年获得的“十年法治人物”奖杯,不由得再次捧起来细细端详。此时,她才突然觉得,这个奖杯原来沉甸甸的!

她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自己这几年没有白白忙碌,帮助那些孩子找到了家,找到了父母!为了那些一心回家的孩子,和那些望眼欲穿的父母,还得继续做下去,还要做得更好更快!

在为孩子寻亲史上,郭亚红最快时只用一天时间,就帮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令人称奇,更令人深思。

2011年11月9日晚,郭亚红登录刚开通不久的微博,她发现新增了几位“粉丝”。其中一位网名是“母亲的笑脸梦中相见”。郭亚红本能地心里一震:这名粉丝很可能是一位求助的寻亲者。

郭亚红顺手就点击进入其微博。

这个微博刚注册,简介上说,他注册微博就是想找“宝贝回家”志愿者,帮助自己找到失散22年的家人。

他自述:自己名叫杨桥生,1989年从贵州被拐卖至福建,20多年来,他在梦里都想回家!

“回家?多么奢侈的话题啊!1989年我被人带到福建晋江卖掉,那年我才9岁。20多年了,白天想,夜里想,梦里还在想回家啊……家里还有人记得我吗?今天,我在网上看见有个‘宝贝回家’寻亲网,马上开通微博关注这些人们,我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吗?”

……

两条微博,寥寥数语。郭亚红鼻子酸了……

19点53分,她给博主发了一条私信,留下自己的QQ号码,同时申请加他为QQ好友,但对方没有反应。

郭亚红知道:寻家找父母的孩子,心情都非常急迫,不等了。

她马上按照以往的习惯,在网上开始搜索、分析线索。

郭亚红在“宝贝回家网站”、百度进行搜索,没有任何收获。

随后,她又针对他微博中“大哥叫杨得(德)有,二哥叫杨得林,三哥叫杨得桥”的线索,在网上向贵州当地的志愿者和警方发出求助,请警方通过其哥哥、姐姐的名字找寻他的家人。贵州警方非常负责,马上进行户籍查找,未果(事后得知,他的记忆并没有错,只是多年后三个哥哥均已改名——作者注)。

直到后半夜,郭亚红在网上还是一无所获。她累极了,只好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郭亚红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开动脑筋:杨桥生的寻亲线索应该比较可靠,只能脱离网络开始在现实中寻找。好不容易等到了上班时间,她通过查号台,查到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政府和镇派出所电话。镇政府有人接电话,郭亚红说明了情况,请她帮助联系村里核实情况。20分钟后,镇政府电话回复,说已核实过,平寨村里的确有一个孩子,20多年前被拐失踪,并把村支书电话提供给郭亚红。

郭亚红随即联系到村书记,与杨家人就线索进行细致核实:杨桥生与杨家人所有线索完全相符。

此时,郭亚红尽管在三年中已亲手为40多个孩子找到了家,但当确认杨桥生与家人信息完全相符的那一刻,郭亚红虽然笑了,却还是突然地泪流满面……

她心里在为杨桥生高兴!也感动于自己这个仅一天时间就为孩子找到家的速度。

这一速度,至今在全国寻亲史上也是首例!

随后不久,杨桥生与父母都分别进行DNA验证,结果证明:他们就是失散20多年的一家人!

专心用心,满怀赤诚地为孩子们寻找亲人,至今,郭亚红已为70多个被拐卖的孩子寻找到了亲生父母!

2012年年底,郭亚红被提名为“感动吉林”人物之一;2013年4月中旬,郭亚红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

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五年来作为志愿者所经历的那些为孩子们找寻亲人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她数度热泪盈眶:“我做‘宝贝回家’志愿者已经五年了。说句老实话,每天坐在电脑前,通常一坐就是一天,说不累是假的,可是每当在电视上或者报刊上,一看到那些父母天天撕心裂肺地寻找孩子,还有孩子哭喊着找家找父母时,我就觉得还得做下去,因为我不忍心!每当我帮助那些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我就想自己又为打拐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我非常希望看到‘天下无拐、天下无贼’的那一天!”说这句话时,郭亚红眼里有泪。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周亮亲生父母宝贝
善良的印记
故事会(2020年16期)2020-08-18 09:43:45
独孤求知者周亮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20
锲而不舍
养母主动为29岁女儿寻亲生父母:害怕她无依靠
北广人物(2017年9期)2017-04-05 07:52:32
“反比例函数”测试卷
“神奇”宝贝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3:21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
《宝贝》等
三月三(2015年6期)2015-06-08 10:03:11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现代家长(2015年5期)2015-05-15 1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