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燕 黎肖娴 谢志英 张秋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职责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通过科学的护理排班,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是目前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达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改善我科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大,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资源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等现状[1],我科自2010年1月起采用APN排班模式,实践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科目前共有护理人员29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21人。年龄19~48岁,平均28.26岁。学历:本科5人,专科15人,中专9人。
1.2 方法 APN排班阶段实行 APN三班连续轮班制,A班工作时间为8∶00 ~15∶30,P 班为 15∶30 ~22∶30,N 班为22∶30~8∶00。将全科护理人员分成A,B两大组,由资历高、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高级责任组长,每位小组长下设3~5个成员。高级责任组长主要负责床边交接班,对危重、疑难病人实施重点关注,对初级护士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指导等;另设APN班组长各1名,由年资高、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将护理质控前移;白班分副班和药疗班,由年资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担任,主班人员相对固定,从而达到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2]。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1)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设计的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包括护理管理、消毒隔离、操作技术、护理技术考核等4个因子,每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2)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的满意度调查表对60例病人进行APN排班前后满意度调查,该表共分为入院时和住院期间及出院时3大部分,分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等级。(3)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该量表包括14个项目,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标准分=总分×1.25,焦虑程度的划分标准为: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两阶段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1 APN排班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表1)
表1 APN排班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1 APN排班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时间APN 排班前APN排班后t值P 值人数 护理管理 消毒隔离 操作技术 护理技术考核29 94.13 ±2.37 90.41 ±3.66 90.27 ±1.89 90.57 ±2.58 29 98.35 ±1.78 97.26 ±3.47 96.53 ±1.96 95.47 ±2.36 7.6671 7.3141 12.381 7.5466<0.001 <0.001 <0.001 <0.001
2.2 APN排班前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比较(表2)
表2 APN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比较
2.3 APN排班前后病人满意度情况(表3)
表3 APN排班前后病人满意度情况 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护理服务理念、工作内涵、服务模式以及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重大作用。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传统的五班交接护理排班模式具有交接班次数多,护理工作连续性差,不利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病人的实际需求、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如何通过科学的护理排班,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一直是护理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APN排班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排班模式,通过分组连续性排班,大大减少了排班次数,增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因频繁交接班而引起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4]。
与传统的排班模式相比,APN排班具有以下优点:(1)APN排班每班都有责任组长带领,进行相关的督促和管理,充分发挥了高资历护理人员的传、帮、带的作用,做到分层级使用护士,在最繁忙时间段投放最充足的人力,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拖班问题及超负荷工作情况[5]。(2)传统的排班模式中午及晚夜班时间处于薄弱环节,而恰恰此时间段护理工作也较繁忙,如接手术、急诊病人入院等。APN排班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有效保证了上述薄弱环节中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6]。(3)APN排班有利于护患沟通,责任护士相对固定,由固定的护士完成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病人,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及病情变化,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护患沟通,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提高护理配合度。此外,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节省了护理工作时间,护士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更多地与病人交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第一时间发现病情,第一时间为病人解决问题,让病人满意。
总之,在外科护理中采取APN排班方法,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重要性,有效提高病房整体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况,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1]郑凤鸣,彭丽彬,张 静.AP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24 -826.
[2]冯群爱.急诊科实行分组连续排班模式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0 -71.
[3]赵翠兰,吴赛芬.APN排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7 -98.
[4]张 莉,彭刚艺,刘雪琴,等.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8 -121.
[5]封海霞,鞠昌萍,朱 红.APN排班法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9):54 -55.
[6]张细銮,周惠芬,杨 衬.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