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重症肺炎是临床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肺部感染所致[1],以呼吸障碍、胸闷、氧合能力降低为主症,受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和所用药物等很多限制,所以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很高[2]。鄂州市中心医院采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因重症肺炎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求治的患者共 56 例,其中男 36 例,女 20 例;年龄 40 岁以下 5 例,40~60 岁 39 例,60 岁以上 12 例,平均年龄为(58.3±2.5)岁;体温监测,最低温度为 37.9℃,最高为 41.2℃,平均(38.7±0.5)℃;呼吸频率最快为 38 次/min,最慢为 30 次/min,平均(35.2±1.1)次/min;白细胞计数最高为 15.4×109/L,最低为 12.3×109/L,平均 14.7×109/L;氧分压最高为 63.2 mmHg,最低为 45.6 mmHg,平均(56.2±2.4)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8 例,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温、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氧分压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温、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和氧分压比较
病症特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体温升高,少尿或无尿,呼吸频率增快,一般超过 30 次/min,肺部有湿啰 音,严重者需要机械通气改变症状,血压低,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氧合指数低,多肺叶同时发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解痉、祛痰、机械通气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激素治疗,并结合适合的营养支持[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20 万单位+200 mL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间隔 8 h应用 1 次,连用 7 d。两组在治疗 7 d后进行来疗效对比。
1.3 疗效标准[4]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关于重症肺炎的治疗标准,显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呼吸频率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湿啰 音消失,不需要机械通气,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血压、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有明显改善,不需要机械通气,氧合指数改善;无效:患者全身症状缓解,但血压、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等无明显改善,需机械通气;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在重症监护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体温、呼吸频率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在重症监护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快,其呼吸频率恢复快,白细胞计数短时间恢复,重症监护室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 呼吸频率恢复 白细胞计数恢复 重症监护观察组 28 3.1±0.4 a 2.1±1.3 a 5.3±2.1 a 3.6±1.2 a对照组 28 4.7±1.3 4.2±2.1 7.6±2.5 5.6±2.3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 10 例,有效 13 例,病死率为 7.1%,总有效率为 8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比较(例)
重症肺炎患者因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窘迫,吸入氧气减少,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降低,出现体温升高、氧合能力改变等,一般发作后病情发展迅速,最后引起重度呼吸衰竭,或全身多处器官和系统功能紊乱而死亡。随着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等手术越来越多[5],但也增加了感染的几率,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炎性物质,所以为临床救治增加了难度。
常规治疗一般以抗生素控制感染、解痉药防止气管痉挛、祛痰药使气道通畅,并用机械通气增加摄入的氧气,提高血氧浓度来控制疾病。本研究采用乌司他丁配合治疗,疗效可靠。乌司他丁属于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从人类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体细胞有广谱的稳定作用,并含有多种糖类、蛋白酶和脂肪,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抑制发生感染部位的炎性物质,减少炎性物质和组织细胞间的作用,一般多用于烧伤、急重症损伤或休克等,对全身的炎症反应都有改善作用。其可以作用于血液循环中,消灭侵入的病毒细菌,使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恢复,消灭自由基,加强细胞、组织和器官氧气和养分,使受损的部分得到给养,迅速恢复,降低对肺部及其他重要部位受损时所遭受的伤害,改善临床症状。
从本次实验的表1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快,其呼吸频率恢复快,白细胞计数短时间恢复,重症监护室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时,应用乌司他丁对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有积极作用。
[1]王继锋,齐刚,张骅.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45-646.
[2]廖伟书.老年重症肺炎 46 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8):37-38.
[3]何运梯,李敏英,林玉如,等.丙种球蛋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3):121.
[4]赵赜.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 58 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9):57.
[5]孙忠民,姚艳,杨岚,等.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