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园
手术治疗是骨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是一种强烈应激源,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害怕甚至抑郁心理,而术前焦虑的程度又将对手术效果与预后有很大影响。笔者对 433 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探讨其对术前焦虑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年2月~2012年2月解放军第 86 医院收治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 865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护理组 433 例(男 242 例,女 191 例),年龄 17~73 岁,平均(47.8±6.9)岁;骨折类型:腰椎骨折 144 例,骨盆骨折 9 例,下肢骨折 116 例,上肢骨折 164 例。对照组 432 例(男 225 例,女 207 例),年龄 16~75 岁,平均(46.5±6.2)岁;骨折类型:腰椎骨折 132 例,骨盆骨折 12 例,下肢骨折 131 例,上肢骨折 157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进入病房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对于患者提问作简要回答,并不系统地采取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则采取心理护理措施:(1)支持心理治疗:护士用热情、耐心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请已康复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术后康复情况,并讲述在术中如何配合手术和麻醉体位,同时向患者家属进行讲解,指导家属对患者多关心和支持,给予患者温暖和信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认知疗法:讲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和麻醉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均有全面的了解,并告知患者自己的情绪和对医嘱的依从性对治疗的重要作用;(3)行为治疗:当患者焦虑情况较为严重时,教会患者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进行放松,并尝试运用暗示疗法和肌肉放松疗法让患者紧张的身体得以放松[1]。
1.3 效果判定 参考田立红等[2]的相关判定指标,在术前 1 h和出院前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1)有效:术前 1 hSAS得分<45 分,术中无出现烦躁情绪与肢体颤抖,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前SAS得分<38 分;(2)无效:达不到上述任何标准均为无效。
护理组的术前焦虑降低有效率为 78.8%,对照组为 39.8%,护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干预有效率对比[n(%)]
骨科手术患者的焦虑通常因为医疗环境的不熟悉和手术治疗的威胁而产生,而患者对于这一切又处于一种必须服从的状态,因此患者产生无助感[3];此外还可能由于患者在过去曾有医源性疼痛经验,而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对治疗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焦虑感。王文兰[4]认为,影响手术焦虑的因素有对手术的认知程度、手术的大小及麻醉的方式、患者的人格特点、性别、年龄和医疗环境。陈志[5]翻阅中医古籍后发现,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志为喜,喜则气缓”,因此患者的焦虑情绪应该用喜来缓解。
笔者护理措施的制定均紧紧围绕这些文献的结论而定,让已康复患者现身说法来使患者树立信心,减少对疾病的畏惧感;介绍手术的详细过程和致病的相关方式,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教导患者一些行为主义疗法增强患者的自我控制感,让他们感觉到可以对自己的心理程度“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护理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有效地降低,心理护理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前焦虑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1]董月吾.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36):160-161.
[2]田立红,刘夏田.骨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6):359-360.
[3]全常群.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74-75.
[4]王文兰,刘莉.骨科患者术前焦虑因素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甘肃中医,2006,19(6):39-41.
[5]陈志.中医情志护理在骨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