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兴道 黄明丽 雷志雄 李秀蒲
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是剖宫产术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融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麻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麻醉时间长,且便于术后镇痛[1]。我院自 2010年12月~2012年6月对 35 例肥胖产妇在剖宫产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的 70 例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CSEA组 35 例,年龄 21~37 岁,平均(24.5±5.1)岁;孕周 33~42 周,平均(35.3±2.6)周;身高 151~170 cm,体重 78~120 kg,体重指数(BMI)≥30 kg/m2;ASA分级I~Ⅱ级。EA组 35 例,年龄 20~39 岁,平均(25.1±5.4)岁;孕周 34~41 周,平均(35.8±1.5)周;身高 150~171 cm,体重 79~122 kg,体重指数(BMI)≥30 kg/m2;ASA分级I~Ⅱ级。
1.2 麻醉方法 CSEA组穿刺点为L2~3,使用B-D型联合穿刺针,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确定脑脊液回流后注入 0.5%布比卡因 1.5~2 mL,注药时间为 10~15 s。注药结束后拔出穿刺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约 4 cm。EA组穿刺点为L2~3,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 4 cm,硬膜外腔用药为 2%利多卡因。控制两组产妇麻醉平面在T7平面。若阻滞平面较低,麻醉效果不佳,则经硬膜外导管单次追加 2%利多卡因。为预防仰卧位低血综合征的发生,麻醉后产妇均向左侧倾斜 30°。麻醉后产妇若出现低血压,则静脉注射小剂量麻黄碱。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EA组,镇痛效果为 0 分的例数显著多于EA组、1 分的例数显著少于EA组,肌松效果为 0 级显著多于EA组、Ⅰ级的例数显著少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麻醉后低血压、麻黄碱使用次数、辅助用药情况比较 CSEA组麻醉后低血压、麻黄碱使用次数显著多于EA组,但辅助用药例数显著少于EA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在 1 min及 5 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表2 两组麻醉后低血压、麻黄碱使用次数、辅助用药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3.1 肥胖产妇麻醉的特点 CSEA和EA是目前国内外剖宫产术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但对于肥胖产妇,麻醉方式的选择仍有一定争议。肥胖会降低心肺储备功能,而肥胖产妇在妊娠时使膈肌升高,增加了血容量,进一步降低了产妇的心肺储备功能[2-3]。此外,肥胖患者在术中若因麻醉效果不佳而改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可能因困难气道而导致插管困难,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所以,肥胖产妇行椎管内麻醉时,应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避免更改麻醉方法。
3.2 肥胖产妇剖宫产中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CSEA和EA这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肥胖产妇的剖宫产术中。但CSEA与EA相比,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和肌松效果确切,医生和产妇均感觉舒适,且麻醉辅助用药较少。CSEA麻醉后较多产妇出现低血压,可通过维持呼吸平稳、控制麻醉平面、及时增加补液、使用麻黄碱等途径得以缓解。CSEA组与EA相比,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及 5 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SEA对母婴没有不良影响。肥胖产妇由于脂肪肥厚,行椎管内麻醉时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医生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细心操作。
[1]赵兵,刘文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术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5):15-16.
[2]孔令杰,杨立华,张晨霞.100 例腰麻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19.
[3]钟明强,王丽.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31(30):120.
[4]梅松春,廖永强,谢华杰.全麻用于子痫前期肥胖产妇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