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 石双平 喻亚平
伴随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老年人接受下肢关节手术的数量逐渐增多,能否安全有效地进行手术,并尽量防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成为诸多老年患者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期望。据研究,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后出现POCD的几率与麻醉方式有着重要关系,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连续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抗焦虑,同时能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1],且能对患者的神经产生一定保护作用的药剂[2],我院即在行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时,尝试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进行麻醉,临床效果较为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进行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 35 例,全部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进行麻醉,列为观察组;随机选取 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进行的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中,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的患者 35 例,列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 21 例,女 14 例;年龄在 64~75 岁之间,平均年龄平均(69.7±3.2)岁。对照组男 20 例,女 15 例;年龄在 64~78 岁之间,平均(68.7±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排除具有神经系统或者精神类疾病,以及正在服用神经或精神类疾病相关药物的患者;排除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具有酗酒史的患者;排除其他存在手术禁忌或者不宜进行麻醉的患者。
1.3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前分别禁食和禁饮 8 h和 4 h,取右侧卧位,于L3~L4椎的间隙选择穿刺点,并于 30 s内将 7.5~10 mg(视患者体质给药量)浓度为 0.5%的盐酸布比卡因注入蛛网膜下隙;选择并固定麻醉平面,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若阻滞不完全,于硬膜外使用利多卡因予以补足。观察组:麻醉前 30 min予以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 1.5 μg/kg,im后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中予以泵注右美托咪定,速度控制在 0.2~0.3 μg/(kg·h)[3]。在整个过程中如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予以减少剂量或给予麻黄碱等对症治疗。
1.4 监测和观察项目 监测术中患者的输液量、尿量、血量等情况,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1.5 评定标准 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测评。最高分为 30 分,具体评定包括对语言、时间、地点等的即刻记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等共 18 个项目内容。其中,认识功能重度障碍:分值在 0~17 分,认知功能中度障碍:分值在 18~23 分;认知功能轻度障碍:分值在 24~27 分之间,认知功能基本无障碍:分值在 28~30 分[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患者年龄不具差异性,另对两组患者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以上各项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性均较小,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2.2 两组MMSE分值评定情况 手术前,对两组患者的MMSE分值进行评定,差异性很小,不具显著性(P>0.05)。手术 3 d和 7 d后分别进行MMSE分值的重新评定,观察组患者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MMSE分值评定情况对比
2.3 重度POCD发生情况 对患者术后观察 7 d,观察组未出现重度POCD患者;对照组出现 1 例,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情况相对更佳。
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的优劣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一旦术后出现POCD,老年患者的大脑活动功能发生紊乱,认知、感知、记忆、意识以及运动等方面的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且给老年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5]。
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经临床验证,较之全麻的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且比较经济实惠,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比较长,单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患者较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感。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镇静、镇痛药物,在术前辅助使用能起到镇静及抗焦虑的作用,术中再予以维持可以减轻紧张、镇痛可能不全引起的不愉快的感情成分[6],且由于右美托咪定自身对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他药物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程度,对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以上统计资料也显示,对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术前的MMSE分值比较,所有患者也不具差异性(P>0.05);但术后 3 d和 7 d后对MMSE分值进行重新评定,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的老年患者的MMSE分值明显高于未使用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组出现 1 例重度POCD患者,充分表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前麻醉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更小。
综上可知,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中辅助予以使用,可以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1]蔡畅,郭建荣.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3):349-353.
[2]李颖川,安一凡,董维华,等.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相关性[J].上海医学,2011(4):185-187.
[3]钟学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2(5):243-245.
[4]任大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
[5]张毅,苏敏.全髋关节置换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1(3):324-326.
[6]徐健清.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回复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2,15(6):87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