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已死

2013-05-21 05:58:02刘西曼
IT经理世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红利议题全球化

刘西曼

4月19日,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华盛顿闭幕,但是,你几乎记不得有什么实质性决策——因为事实上就没有产生任何建设性意见,无论是日本的货币扩张、还是欧债危机议题,都没有任何进展。不仅如此,G20像完全失去风韵的老妇人一样,就连身为好事者的媒体也报道有限。

其实,岂止是G20?以前的G8现在已经鲜有人关注不说,就算是WTO的多边谈判,也越来越无效,无论是粮食议题、环境议题、还是贸易补贴议题。

多边贸易组织的红利已尽

二战之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英国、美国等技术、工业领先国家极力鼓吹自由贸易,本质上说,是因为它们能够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本身也是殖民的桥头堡,但是打着的是自由贸易的大旗;而美国作为工业化的后来者,强调的是“利益均沾”——在拉美后院则是不能利益均沾的。

比如,迄今英国仍然保持着力拓、英美资源、BP的大量股权和实际控制权,这几大资源和矿产商均位列所在领域的前五,英国作为一战、二战战胜国和最早的殖民大国,是蒙了祖荫的。

多边贸易的成立,主要源自二战前后的全球政治格局改变。彼时,美国已经是全球工业最发达,技术最领先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由美国来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联合国、北约三大组织,时也,势也。而西方七大工业国利益本质也是一致的,在失去殖民地之后,通过商业手段来获得更大利益是最佳选择。

所以,从历史上看,多边贸易体现源自经济强国的利益诉求,它们内部的利益趋同,从而让相关协议很容易达成,相关举措较为容易落实。客观上说,这些举措也大大促进了全球化,促进了工业技术向南美、东亚和东欧的三次大转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谓“全球化红利”。

但是,如今,大多数国家间的大多数关税已经降低到相当合理的水平,这种情况下,继续有所降低,所带来的红利变得日益有限。反倒是日本、韩国、中国等不再是纯粹的产业链下游分工承接方,成为传统西方工业强国的竞争者;拉美的巴西、委内瑞拉,亚欧的俄罗斯、伊朗等资源大国,越来越多地实施“资源主权”,以此作为政治筹码;而欧洲、北美之间的利益协同之处越来越少。

就算是在欧元区内部,这种例子也屡见不鲜。德国作为区内最强的国家,一方面因为对其他国家保持巨大顺差而受益;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出资不断挽救“欧猪国家”,默克尔为了照顾民意,就需要减少救助力度,但是如果不救助,欧元解体将直接消除德国的贸易优势。

一个小小的欧元区尚且如此,何况内部利益纷繁复杂、几乎没有趋同点的G20和WTO?

新的红利来自挤毛巾?

面对这种客观事实,我们看到区域性组织、双边谈判变得越来越普遍,包括南美的内部整合,东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东盟、金砖国家联盟等。确实,在全球化红利趋尽的时候,太多参与方已经没有了共同利益点的时候,双边、区域性组织可能还具备一些可以解决的空间,可能成为新的制度红利。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此前的WTO等组织,已经解决了70%的红利,就算是这些区域组织、双边谈判依然有效,可能实现的也就是剩下的10%-20%的问题,这就像是拧毛巾,能拧出来的水可能已经不多了。特别是区域性小组织,更多是为了团结到一起,与其他更强大的对手进行谈判所需,而不见得有特别直接的明显收益。

所以,我们很难寄希望于此。那么,全球化贸易的红利到底在哪里?还有没有?笔者认为,还是有的,但是实现起来相当难,其核心就是所谓的“结构性矛盾”,和中国国内所面临的矛盾是非常相似的。

比如,大量的非洲、南亚国家还非常贫穷,赤贫人口仍超过10亿,因此全球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产能过剩,中国的制造、欧美的服务理论上都可以有更大的消费市场;就算是在中国、印度国内,乃至欧美国内,大量人口的需求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全球仍处于需求相对不足的状态。

但是,这时候,国内的富人尚且无法将部分财富转移给穷人,更何况全球?国家之间的利益壁垒,注定让既得利益者保持自身优势,而不是通过先培植落后国家、增强其工业化能力“放长线钓大鱼”。

如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根本上来说不能靠贸易,而是:第一,需要各个落后国家自己去争取,自不待言,但是落后往往是落后的原因,不通过真正意义的有效革命、这些国家难以真正自救;第二,则源自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从而能够将更多的产业链外包给落户国家,实现“溢出效应”——但是,这又严重影响国内的就业,政治上不正确。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认为,G20已死,WTO在内的多边贸易也已经无药可救,全球化红利正在步入尾声,几无可解。

猜你喜欢
红利议题全球化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华人时刊(2023年13期)2023-08-23 05:42:52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健康红利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