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幸福 向京↑
“我看到了幸福”是艺术家向京对幸福的感受和领悟。纯真甜美的女孩儿长着一对俏皮的兔耳朵,她闭着双眼,面带微笑,双手交叉于背后,呈现一副怡然自得的状态,这是一个感受到幸福的瞬间——也许只是因为一缕清风,也许只是因为一抹阳光,也许只是因为一股新鲜的空气。她启示我们,只要怀着一颗纯洁诚挚的心去感受世界,幸福无处不在。
《我看到了幸福》尺寸:28×25×26cm
材质:玻璃钢手绘/玻璃钢烤漆/玻璃钢植绒
复苏奇幻记忆 李筝蹊 →
艺术家李筝蹊通过简洁但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和鲜艳斑斓的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来激发我们幼年的视觉记忆。波浪中的人鱼,会飞的小人,树洞里都住着各种精灵妖怪。她用各种奇异的造型来展示童年时我们的脑袋里各种对外部世界的幻想和憧憬。她以这种物化的形象探索轨迹,挑拨出非常态的梦幻形象来描绘成人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并表达了她童年时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
《this is tiny monster》尺寸:20×30cm 材质:纸本插画
火柴枪装置艺术第一人 亚日 ↑
艺术家亚日是童年主义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制作火柴装置作品的第一人。他生于70年代,他说那个年代大家都动手制作玩具,玩的都是相同的玩具。而童年时代的“枪”就是“记忆”。对于艺术家,往往儿时的珍贵经验是他创作的核心与缘起,童年对于每个人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火柴枪装置作品1号》尺寸:130x90cm. 材质:综合亚克力材料 2010年
记录儿时的海滩游乐场 ↑
斯里瓦娜·斯邦
新西兰艺术家斯里瓦娜·斯邦(Sriwhana Spong)的研究聚焦于人体、自然和现代舞之间的张力和诗意,及其作为一种身份追求的隐喻过程——艺术家的思考和生活中的最核心问题。她在看似广阔的海滩上艰难地起舞,表达她想寻回记忆,却如此的不可能。这片沙滩是她儿时免费的游乐场,现在已被买下变成私人用地,关于它的一切天真的纪念和想象都一去不返了。
《海滩研究》 16毫米影片转高清录像 7分30秒2012年
一道光梦 李昱昱 ↑
他曾被周星驰特邀创作一幅关于《长江七号》的涂鸦作品,而后星爷更将此作品拍卖的所得善款捐赠给慈善基金会。这张Lightpainting作品是李昱昱在漆黑中完成,旋转木马是他小时候喜欢的游戏,它背上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在上面用发光的笔写了NEVER TOO LATE,他也希望小朋友有梦想就要行动,永远都不会太迟的!
《NEVER TOO LATE》
材质:数码相片
尺寸:3942·×·2551像素
设备:Canon EOS 5D Mark II
焦距:28
光圈:6.3
曝光时间:30秒
创作年代:2012
孩子眼里的世界 薛杨 ←
生命如此顽强让我们敬畏,世界又是如此复杂让我们迷茫。从我身体剥离出的那一刻,那个小小生命是那么恐惧和好奇,尽管我们给予他无尽的爱,但认识和探究世界的过程毕竟是一段孤独的、丰富的神秘旅程,他必须自己面对。出于母亲的本能我随时关注着孩子眼里的世界。我的画面就是试图描绘这个真实与虚幻交织的神秘世界里孩子们的羞怯与勇敢、逃离与坚守。
《等待那场暴雨》尺寸:120×120cm 材质:布上油画 2009年
射艺专场之爸爸妈妈来射箭 ←
射,是体力与智慧的竞争;礼,是进退仪容的艺术,而射礼正是两者的完美结合。6月姬超老师带着他的四张弓箭和全新装备再度“来袭”, 带你体验传统中国弓箭“射以观德”的魅力。邀请爸爸妈妈加入弓箭手的行列,让小朋友们领略爸爸妈妈“百步穿杨”的风采。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文化教育与公众项目,青少课堂相关活动。
时间:2013.6.16
14:00-16:00
地点:UCCA 大客厅UCCA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