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珍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改革宗旨是帮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促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内容、组织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有一些距离。简单阐述了主题探究活动课程方案。
关键词:课程改革;探究活动;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一、方案背景
8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論和实际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因此,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搜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课程理论与信息,进行认真的学习与研讨、总结与分析。
二、理论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文化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三、课程目标
我园的课程总目标是:帮助幼儿度过欢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促使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个层面是:帮助幼儿度过快乐的童年,更好地满足幼儿当前的需要。第二个层面是:帮助幼儿度过有意义的童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方案的内容
1.运动
强调幼儿的充分自主性活动(锻炼),增强兴趣,让幼儿到户外自主充分地强身健体,主要内容有体育活动、器械活动、操作活动等等。
2.学习
强调在目标上认知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在组织安排上打破学科教学模式,以综合思路来组织、安排活动,在学习方式上,以个别探索和小组合作性学习为主。
3.生活
强调幼儿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建立。
五、课程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设计有挑战性、想象力、激励性、愉悦性的课程。
(2)要有效地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规中偶然的非预期的机会和经验,努力体现两个优先原则,以幼儿当前需要为优先,以反应幼儿个性的富有想象、创造力的活动为优先。
(3)使幼儿有机会参加成人设计的活动,以及他们自己设计或是发起的活动。
(4)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不限于幼儿园,使幼儿能够以更大的范围,以更活跃的形式进行活动。
2.一日活动安排
幼儿无论身处何处,他们所度过的每一刻每一秒都是在吸收经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活动。
3.教育活动组织的主要形式
个别学习;小组学习;集体活动。
4.教育环境的创设
六、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是与幼儿园课程的宗旨、价值及目标紧密相连的,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课程评价的方法有一下三种:(1)观察记录法;(2)对话法;(3)建立幼儿档案。
七、反思与假设
1.反思
(1)主题性探究活动课程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2)课程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2.假设
(1)幼儿的变化
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②迁移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强。
③目的性、坚持性强。
④独立自主、习惯好。
(2)教师的变化
①教师的观察能力有长足的进步,教师对每个一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不仅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和问题情境,而且对幼儿的指导也能适时适度。
②教师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卢乐山,林崇德,王德胜.中国学期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4-10.
[2]朱家雄.皮亚杰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瓯北太阳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