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013-04-29 04:30:18韦永福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韦永福

摘 要:通過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分析,探求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把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品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小学生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自卑、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前途,甚至可能危害社会。因此,学校加强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紧迫。

一、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出现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对小学生的影响和腐蚀。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思想和某些丑恶现象,严重地侵蚀着小学生纯洁的心。

2.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家庭氛围等对学生的品德和心理成长将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

3.学校教育方面面临新挑战,客观上也引起学生一些心理问题。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大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德育重视不够;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成长特点,动不动就大骂或体罚学生,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了他们的健

康成长。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孤独、自卑的心理。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怎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呢?

1.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认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己的心理素质。(2)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训练活动。(3)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认真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方面,家长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组织举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认真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尽量避免学生遭受社会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三和村完小)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7:54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35:05
我是小学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