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泓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积累对于学生的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写作方面来谈语文素养的积累。
关键词:语文素养;诵读;博览;作文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用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课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四方面:
一、练在知能转换处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画风》一
课,课后作业: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出风的样子。可以是画画,也可以用语言来叙述,最后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练在情感交融处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七颗钻石》这一课教学中利用生动的动画形式,为让学生理解课文,课上让学生大胆想象,故事将如何发展,学生可能会写到、说到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庄稼站起来了,树木长出新叶,人和动物有了水,都活跃起来,世界变得生机勃勃,使人们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就会创造奇迹。
三、练在思维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时,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了。
四、练在情节空白处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六册《她是人的朋友》和《可贵的沉默》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唱《朋友》《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等等,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累,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综上所述,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亚东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