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创设高中美术有效课堂的策略

2013-04-29 23:02:54黄恒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教材创设美术

黄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学习图像传达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新时代的创造力成了当代美术教育的基本取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实践、综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创新教学,转化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以独特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该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创设高中美术有效课堂呢?笔者认为,要创设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一、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

要创设有效的美术课堂,认真学习,吃透教材是基础。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吃透”新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的重点、难点,准确地认识到新版教材内容已经由旧版教材的“欣赏”转变成了“鉴赏”,创造性地挖掘新教材的关键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美术课堂模式,在按部就班教材,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还要充实课堂内容,积极搜集美术鉴赏作品的其他课外知识,挖掘出能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新教学方法,创设新课堂。诚然,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对教材作品有所选择:哪些作重点分析;哪些点到为止;哪些是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自查资料欣赏,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并以此设计教学,这样才能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以及学会鉴赏的方法,从而真正认识到美术作品的“美”,提高个人美术素养。

二、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这一门学科也不例外。要创设有效美术课堂,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创新课堂,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达到有效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新颖课堂呢?如在学习高中美术鉴赏《中国古代青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分析其作品的背景及图案后,让同学们也参与分析点评其他青铜器精品的特征,在内容方面和知识点上让同学们一起来猜,以“猜”活动参与投入。比如“曾侯尊盘”,让学生猜它的功能性及装饰性。在这里教师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当作一件猜的乐趣来学习,有的同学猜它是“火锅”,有的猜它是“烟灰缸”等等,最后老师再揭谜底。诚然,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有乐趣参与接受和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总而言之,,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三、创设情境,培养求知欲

高中美术新课标提出“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美术鉴赏实践能力。”可见,要想创设有效美术课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并且,教师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勵学生创作出主题鲜明又富有新意的作品。例如,在工艺课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摆一些有趣的物体(鲜美的雪梨,美丽的鲜花等),让学生来画,让学生喜欢它,画好它。又如《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花瓶仿制品,同时有时间的话还让学生自己动笔也来画,来实践,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老师与学生也增强了互动,学生的求知欲也相对得到提高。

四、建立开放的美术学习课堂

美术是一门开放性艺术学科。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育的角度认识美术课程,美术教学不应该再是以培养几个画家为目的的教育,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潜能,真正地使每位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所以,教师不能再依据固有模式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应认识到“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变权威为平等,变控制为合作,变单向为双向、多向,变独奏为伴奏,创建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地参与教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才能创设出新的课堂,达到有效教学。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只能是“假教学”。总而概之,教师不能再用以前的简单画点什么来完成教学过程,而应以一种开放、和谐和创造的态度把学生的成长划入一个全新的“大课堂”,指向一个开放的社会教育情境中。

五、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诚然,在美术鉴赏中,鉴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换言之,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来鉴赏美术作品,而学生的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等收集与鉴赏内容有关的资料,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鉴赏内容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不要急于点破,可以让学生独自鉴赏几分钟,也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比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你对这件作品有什么看法?……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开发潜能,从而完成学习的目标,使自身美术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美术教师想要激活美术课堂,创设有效课堂,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魅力,让艺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只有创新求变创设有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创设美术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