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4-29 22:31:49赵林松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赵林松

摘要:

中学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中学体育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中学生体质状况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一、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场地不足、资金短缺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学校方面对体育的投入也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

很多学校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的锻炼时间被大量地占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普遍提高,但是受学校体制的影响,教师的真实水平根本不可能真正体现出来。此外,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

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许多教师将“体育与健康课”定位在“健康体育”的认识上,忽视了体育本质,使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有简单组织的放羊课”、“完全放任的自主学习课”“、完全的兴趣选择课”等。事实上,学校体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

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很多项目受到当前过分强调的“从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学校体育课中了。如体操中的单杠和双杠,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干脆就选择几个简单易学、风险性小的项目或者动作来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 放弃体育本质,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把体育知识、技能,通过教与学,快速、高效地转化成学生的精神财富,让其身体得到最有效的锻炼。而目前的教学状况虽正确地贯彻了“快乐体育”的形式,但学生自己掌握的运动技能却并不理想,这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中学体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学校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建立体育工作小组,负责领导学校的体育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教研组做好体育活动计划与组织实施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紧密依靠当地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法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体系,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评估、教育督导及第一责任人年终考评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方面

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堂上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感染性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部分进行情景导入,利用“打龙尾”、“行军接力”等游戏来迎合学生的心理及爱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其次要提高现代化多媒体运用的能力。还要端正教学思想,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优化教学评价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都有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标准,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了发展,从而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五)加大对体育课程与活动的投入

在充分利用好学校已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的同时,购置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项目的相关器材,并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四、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根据广大体育教师缺乏对新知识掌握的现状,单位应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或者集中轮训。在岗体育教师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同时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品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体育课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淑忠.圍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1(03)

[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