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井小泵深抽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3-04-29 18:52:16张占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节能

张占林

摘 要:锦州采油厂所辖的稠油油藏目前存在两高两降现象,即高周期高含水,油井周期产油下降,油层压力下降,区块处于稠油吞吐采油的后期,油层供液能力较差。为了适应这种低产能现状,我们从2010年大胆实践,采用小泵深抽,目的是使油井生产与油层达到供采平衡,长期稳产,节能增效。

关键词:吞吐后期;小泵深抽;供采平衡;节能

1 小泵的应用

1.1 理论依据

以锦45块为例,从2006年到现在年平均单井日产液量看,年平均单井日产液量由24.6吨/日下降到12.8吨/日。从(表1)上可以看出年平均单井日产液量逐年下降的。

从正常井测试功图液面资料统计,供液不足的有156口,占月度开井数的51%,从生产井泵效调查表,统计泵效在30%以下的有149口,占月开井数的48.7%,从单井日产量报表统计日产液量小于30吨的井有261口,占月开井数的85.3%,这些都进一步说明目前油层处于低产能状态。

根据泵的理论排量公式:Q=1440FSn;S-冲程;n-冲次

在不同参数下,不同泵径的理论排量如表四

从泵的理论排量表上看,我认为平均单井日产液量在20吨以下的井均可以下入?覬44mm小泵生产,以单井日产液量在20吨为例,同在S=3 , n=6条件下,

1.2 小泵的应用效果

我们统计2011年检泵后采用小泵生产的有79口,从采用小泵生产前后油井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对比看,采用小泵生产后日产液量上升76吨,日产油量上升22吨,实践证明,采用小泵生产能满足于低产井的正常生产的需要。为了能有力的说明采用小泵生产后,是否能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我们统计了2010年到2011年采用小泵前后完成周期的井,进行周期对比,通过对比可知,共统计换小泵井78口,有56口井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占采用小泵的71.8%,平均单井延长共139.8天,平均单井增油129吨,共增油7227吨。采用?覬44mm泵生产不仅能满足于低产井,提高油井的泵效,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而且还能节能。?覬44mm泵使用一次费用1981元,?覬57mm泵使用一次费用2252元,一台泵节余成本费271元,采用小泵79台共节余成本费21409元,从机采效率方面考虑,它可以节电,采用小泵生产一天可节电12度1度电0.62元,共节余电费16.7万元,根据机采效率公式η机=QH/367.2W 可以计算提高机采效率2%。

2 采用深抽井的分析及应用

2.1 理论依据

从泵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在研究抽油井采油时,常把原油从油层采到井口分三个阶段,原油从油层渗流→井底→进入泵→井口。图1是检泵井正常设计泵挂深度的管柱示意图,图2是检泵井加深泵挂深度的管柱示意图,图1、图2原液面A对油层产生的回压是相等的,P=(H1+H2)υ,

图2相对图1提高了原油入泵压力△P=P2-P1=(H2+△H)υ,提高泵的充满系数,提高泵效。此时油井生产产量较好。

当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油井的动液面A有所下降,当下降到动液面B时,图1泵因供液差油井不出油停产。而图2泵仍有一定的沉没度(H2+△H),油井仍生产出油,这就相对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同时,油井环套空间的动液面下降到B后,此时动液面B比动液面A对油层产生的回压减小了。原油井的动液面A对油层产生的回压P=(H1+H2)υ,而油井的动液面B对油层产生的回压P′=H2υ,减小对油层产生的回压△P=P-P′=H1υ

由于对油层产生的回压减小了,使受抑制的低压层和低渗透油层,能够充分发挥生产潜能,增大原油向井底渗流作用,提高了油井的供液能力,并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

2.2 深抽应用效果

深抽井适用于不出砂井,在2010-2011年,对部分老井由于长期开采,油层岩石中胶结程度差的细砂已陆续被携带出来,经过多次作业冲捞砂,已返回地面,目前已不出砂。我们选这样的井加深泵挂。在实践中我们共加深泵挂井39井次。共加深泵挂2686米,平均单井增油68吨,平均单井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57天。共增油3376吨,共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2811天。实践证明不出砂的低产井深抽,应用效果较好。

3 推广应用效果

采用小泵不仅满足低产井的需要,而又节能效果良好。因此我们在2012年广泛应用,对低产能的井注汽后也采用下入小泵生产,检下泵共采用小泵265台,共节余成本费271815元,从机采效率方面考虑,采用小泵生产单井一天可节电12度,节电数字可观。根据机采效率公式η机=QH/367.2W 可以计算单井可提高机采效率2%。我们在2012年对油井通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锦27块锦271块90%以上的井不出砂,可采用小泵深抽,将泵挂加深至油层中部或油层下部,取得良好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1)结合目前区块生产状况,对于低产井下入?覬44mm泵,适应油层供给能力,能达到供采平衡,使油井平稳生产,对油井出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泵效,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2)采用?覬44mm泵生产节能降耗,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提高经济效益。(3)对于不出砂的低产井和多层系开采井,加深泵挂可以提高泵效,并能充分发挥低渗透油层的潜力,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4)加深泵挂适用于不出砂井和多层系合采井。对于新井新侧钻井新补层井,不宜加深泵挂,避免出砂卡井。(5)实践证明采用小泵深抽适用于吞吐采油后期低产能井,使油井生产能达到供采平衡,使油井长期平稳生产,能增产增效。

参考文献

[1]于晓玲等.深层稠油掺稀举升方式适用性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2]王亚楠.稠油油藏有杆泵抽油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杨怀成.低渗透储层诱流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8年01期.

猜你喜欢
节能
稀土在能源环保中的应用
节能型导线载流量计算及投资分析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17:24
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常规抽油机的特性及节能潜力分析
浅论暖通供热系统节能新技术
浅谈变频器在球团矿生产中的节能应用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船舶动力节能减排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