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
中国人自古就有建园之风。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每一座园林,都是一座终南山,进可以取仕,退可以归隐。
主人低调,让园子变得内敛。小盘古在历史上,因为过于低调而被世人忽略。直到2010年被重修后,宅被改建成了会所,园被开辟为公园,小盘古在经历几十年的蓬头垢面后才又重新恢复优雅。
小盘谷得名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因为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友人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文章,发心中块垒。而周氏家族主人周馥,虽然在得小盘谷时,已贵为两江总督,但是却依然郁郁寡欢不得志,似乎是所有中国士大夫都一直在遭遇的问题。
小盘谷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它最早的主人是两淮盐运使徐文达。徐文达是个不得志的家伙,曾在家乡南陵征聘苏州、扬州等地能工巧匠修建了巨大的住宅园林共99间,占地10000多平方米。当他被调任两淮盐运使时,因为思念家乡,于是在扬州大树巷参照家乡的宅园开始造园。园林的规模虽然没有家乡大,却取其精华。但是好景不长,园子建好后,来不及享受,就因为债务问题不得不收手。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小盘古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李鸿章的幕僚、洋务运动的中坚,两江总督周馥。中国向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说。无论是草堂还是斗室,只要出了名人必定成为名胜。在扬州,同一时期的何园、个园,因为园主人黄氏和何氏而贵成为天下名园,而小盘古主人周馥相较黄氏和何氏都有过之无不及,但是其园林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小盘谷不济,而是园主周馥有意而为之——周馥从未想把这打造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宅大院——“少年匹马逐跳丸,白首蜗眠一室宽”,在购得小盘谷时,周馥在这首名《蜗居》的诗篇中写下对小盘谷的定位。整个园林分为宅与园两部分。宅与园间用一道幽深的火巷隔开。在为家国打拼了一辈子之后,周馥只想把这儿当成一个颐养天年的蜗居之所。
主人低调,让园子变得内敛。小盘古在历史上因为过于低调而被世人忽略,成为了某单位的招待所,两江总督用来归隐的园林变成了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脚地,而园林部分则成为垃圾杂物堆积场。直到2010年被重修后,宅被改建成了会所,园被开辟为公园,小盘古在经历几十年的蓬头垢面后才又重新恢复优雅。宅很小,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只设计了5间套房。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很雅致的中文名:樵歌、龙翔、山居、梅花、潇湘——所有的房间名都是来自中国古琴谱。设计师陈卫新说:“这是为了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理念,让每个住在小盘谷的旅客感觉不是在住店,而是在奔赴一场‘非常好声音的雅集。”5间房间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日喧”。天井中蓄水,水中央建一戏台。有石桌几方,石凳若干。或放古琴,或放棋枰,或者什么都不放,当夜幕降临,每个房间灯光亮起时,这儿就成为了一个水上昆曲戏台。罗裙轻舞、水墨腔开唱,每个人足不出户就开始享受视听盛宴。
如果想清静些,那可以去楼下的独立院落小憩。每个院落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一曰观鱼,一曰问松,一曰听泉。住进去,是叹“观鱼乐何在”,感“问松我醉何如”,还是悟“听泉时仄顶”?每个房间就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
当小盘谷被开辟为公园后,小盘谷就不再是谁的官邸。白天,熙来攘往的游客让园林有变为菜市场之嫌疑。因此,要体会周馥“蜗居”小盘谷的感觉,我选择了晚上“秉烛夜游”。
很难得,会所的主人仰慕周氏家族的风雅,于是日喧就成了举办雅集的场所。很遗憾,在“梅花”睡醒时,不但错过了小盘谷的日落,更错过了天井日喧中举办的古琴雅集。正在懊悔时,主人示意我穿过火巷,由宅入园。“别埋怨,夜游园,小盘谷好戏正上演!”火巷的那头是曲折的回廊,四周黑灯瞎火,人只能摸着回廊的“美人靠”挪动。正当眼睛快适应黑暗时,突然,回廊上的火红的灯笼亮成了一线,游园的路也被霓虹灯勾勒出曲线。游园的路是清晰了,但是心里的恐惧却急剧提升。脑子里想到的是电影《倩女幽魂》中女鬼提灯笼赴宴,却一个劲地安慰是在学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今晚,两江总督的官邸将要变成我的私人林园……
穿过周馥为老母亲祝寿而特地修建的桃形拱门,门外的太湖石在灯光照耀下变得真假莫辨:白天看还觉得是导游瞎掰的叠石“群猴祝寿”和“骑马封侯”竟变得活灵活现。
扬州园林多以叠石取胜,个园叠石模拟春夏秋冬,何园叠石呈现片石山房。同为扬州名园,小盘谷的叠石当然也不甘人后。小盘古叠石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脚下的这座假山。假山不高,但山脊上高低不一的台阶却营造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效果。台阶高低不平,寓意人生求学之路崎岖,人生之路坎坷。但是周馥似乎害怕这求学之路的艰辛吓退了子孙,一边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一边鼓励他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10米不到的“求学之路”边,修了一面围墙,上面开了几扇窗户。有的窗形似如意,有的状如钱眼,有的做成官印——这是周老爷子给子孙画的一张大饼:使劲读书吧,颜如玉会有的,黄金屋会有的。不知是周馥的精神胜利法得当,还是小盘谷风水好,周氏一族从小盘谷走出后,在仕途、实业、学术上三丰收,成为了闻名海内外的名门望族。登上山顶后,就置身园子的最高点。假山不高,却让人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有一四角亭,亭下有石桌一张,石凳四方。亭子中挂的灯笼随着晚风摇摆,亭中的灯光也随着树影婆娑。右则,围墙如层峦叠嶂的山峰营造出“高耸入云”的景观;左则,一汪清澈的潭水在微风轻浮下烘托出“惊涛拍岸”的效果。就一会儿功夫,心中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处不胜寒的担忧。正好正前方有一台阶可以下山,于是赶紧下山。但是,几米高的山,却让人感觉“上山容易下山难”。那山道又是山洞,又是隧道,还是鱼肠,最要命的是没有光。磕磕碰碰下山后,隔着水潭坐在石凳上看这假山,竟然生出九死一生的感觉,因为那黑漆漆的洞口,就如深不见底的虎口要将人吞噬。事后碰到小盘谷的室内设计师陈卫新,问起这假山,才知道这儿便是小盘谷赫赫有名的“九狮图山”。据说当大雪覆盖假山时,假山会呈现出九头狮子的形状——小盘古就是凭借这一景观奠定了自己江南名园林的地位。虽然,没有雪中游园,但是有在黑灯瞎火中“狮口脱险”的经历,游园已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