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肯·哈山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学校,大部分成绩都不好,缺乏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部分成为被老师遗忘或忽略的人,不被重视,缺乏尊重,使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理论上对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但他们信息来源广泛,外界诱惑大,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网络、游戏、追星、享乐、幻梦成为一种心理填补。意志薄弱,缺乏锻炼,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惰性强,缺乏自信成为他们的主要心理品质。
中职生知识基础虽然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追求时尚,表现和创新欲望强烈。基于中职生的这些特点,中职汉文教育注重培养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在现实中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科学的思考,正确的判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中职生对社会的认知,专业的了解,未来的追求,来自于获取信息后的思考。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读多思,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合作读书,理解读书,引导学生读有利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古今中外的无论是传统经典的,还是现代的,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好书,教师就应该将读书列入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培养计划中,积极实施。
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自我素养。
在中职生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一般的读到赏读,品读,完成析读的能力。教师要引领得当,让我们在课堂朗朗的读书声,情致浓浓中,使我们的理与智得以升华,从各种文章中自主获得美感、质感,学生才能经年累月,实现个性张扬,独具慧聪,益莫大焉。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材料和信息,大量优秀作品,使我们的中职生可以在感悟作品中体现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思想品质。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时,除了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精心组织阅读问题,除选择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外,还需要特别注意: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2.及时反馈阅读信息。
3.推荐课外读物。教师可向学生推荐《青年文摘》、《爱的教育》、《看世界》、《读者》、《知识窗》等人文书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个性的反应。这样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倍”,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促进阅读能力。
培养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写作能力是衡量中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太扎实,语言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职业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学生对于本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其他更为重视,使得他们对专业以外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职生要做到一专多能,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还需要有多元的技能,尤其是写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
培养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感,充分表达和展示自我,,更是中职生面对未来,提升竞争力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