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3-04-29 20:46:06胡士平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7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习惯创设

胡士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知道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个别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一切,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因为学习数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要慢慢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培养,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施。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四、适当创设问题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即教师不应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看作自觉积极的参加者,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并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宪政学生学习的情境,巧妙设问,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幼儿园张阿姨拿来一个大西瓜,李阿姨说:“我分给小明1/6个,分给小红2/12个,分给……”请同学们帮忙,“张阿姨分得公平吗?”这样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习惯创设
上课好习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