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转型期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

2013-04-29 08:23:27李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8期
关键词:转型期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

李群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图书馆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的变化着手,分析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图书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转型期

1 公共图书馆发展变化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从馆藏资源来看,由原来的纸质文献逐渐向多媒体、介质文献转变,视听资料、电子资料、所谓资料等不断增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文献资源进行整理,还应该对信息内容进行思考、判断和加工。

1.2 图书馆管理的模式及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图书馆管理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等级管理模式,而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一种趋于平衡的管理模式。新技术革命打破了图书馆管理中条块分离的现状,增加了管理的幅度。

1.3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手段和技术方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传统图书馆服务以“藏”为中心内容,为用户提供文献实体的馆藏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图书馆管理也更加注重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图书馆服务的手段和形式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实体文献借还等简单咨询服务,逐渐向开放化、层次化方向拓展,服务的内容也逐渐从文献信息提供转向智能知识服务。

1.4 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市场主体的竞争,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也逐渐形成,激发了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意识。图书馆用户的需求逐渐向专业化、专门化方向发展,以知识为主导的智能化产品成为未来社会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应适应这种变化,拓展服务手段及服务方法,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 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需求

在信息革命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未来发展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发展方向的变化对图书馆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创新精神,转变思维方式,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支柱力量,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馆员角色也应向信息传播、管理、利用及导航转移,在面临大量网络信息资源时,能够及时进行鉴别、筛选、整理、注释和评价,以高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再者, 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人之力来实现,而应该整合图书馆人才组织模式,建设一支富有活力的管理人员。

3 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某图书馆的调查资料显示,该区公共图书馆的在岗职工有130人,大专以上文凭的有58人,中级以上职称的有50人。再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这些员工中,只有15人是受过专门系统培训的,计算机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也仅有3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知,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很难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挑战。针对图书馆目前人才队伍的问题,转型期的公共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1 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图书馆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构一支富有朝气、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合理引进、重点选拔、加强培训的原则,把握人才培养的重点与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及开发机制。同时,应改变过去短期培训系统为主要人才培训方法,而应根据员工的知识水平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次、有区别的系统性教育,将重点放到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及知识水平方面,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计算机技能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理念,树立“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将人才培养与选拔结合起来,推行竞争上岗制度,以鼓励员工加强学习,加强员工的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参考馆员、网络馆员的方向发展。

3.2 转变人才录用理念,规范人才录用方法

图书馆在选拔人才时,应树立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现图书馆用人的自主权,实行择优录取,以吸纳优秀的人才。图书馆应严把人才的“入门关”,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规范图书馆的人才录用方法。

3.3 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继续教育

图书馆人才培养应重视对现有员工的改造和培训,更新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使员工掌握基本的业务处理知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以适应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在继续教育方面,图书馆应重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坚持下去,选择切合实际情况和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在员工培训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普遍培训。图书馆应鼓励员工自学,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和鼓励措施,支持员工通过自学及成人教育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历。对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应从员工目前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及技能结构。例如,对那些没有专业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的馆员,应进行图书情报理论等知识的教育;而对于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员工,应进行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重点培训。重点培训指的是根据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的人员进行重点委培,使其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及业务骨干。三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将人才培养放到国际环境中,鼓励员工去国外研究,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四是完善图书馆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内容、服务对象及用户需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图书馆转型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发生一系列变革,首先,从图书馆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应转变人才录用理念,规范人才录用方法,唯才是举,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最后,应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昆.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实践探究[J].知识经济,2011,(6):61.

[2]周涛.县级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之我见[J].东京文学,2012,(1):79-80.

[3]夏亮.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建设之浅见-关于太原市图书馆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0):90-93.

[4]刘忠斌.公共图书馆人才流动的新路径-设立图书馆馆员流动站的设想[J].新世纪图书馆,2012,(6):57-59.

[5]路维平.浅析公共图书馆“以人养人”的人才战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176-177.

猜你喜欢
转型期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5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56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4:3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