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措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完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促进数学应用和实践,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以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
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作为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根据本堂课的内容来设置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去积极地思考,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因材施教,发展不同的逻辑思维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应该只针对某一些学生,而应该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去学习和思考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要向学生讲解自己每一步的意图,因为数学题目的答案都是唯一的,但是解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采用有效的解题措施来得出答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针对学生特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向学生讲解解题的方法,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學解题的方法是具备多样性的,数学思维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在一个解题方法上面,要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在确保思路正确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各种方法,以此来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四、阶梯式设计练习难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定义和规律以后,要采取相应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采取从简到难的方式,达到阶梯式设计练习难度,根据班级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设计难度适中的练习题,使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出正确的答案,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想要做好小学数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从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针对学生特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郭先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