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勤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体会(一)
文 李 勤
循经导引,形意相随是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导引”的突出特点。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开展活动。我的做法是:除了从预备势、起势、主体动作和收势依序进行教学外,还要按照完整的经脉运行周期,把十二个主体动作分为三节,每节均由四式组成,再进行循经导引细化教学,收效甚好。在此,愿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体会。
外形模仿,细化动作。外形模仿是调动学练兴趣的第一步;细化动作则是正确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若将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细化为具体的组成要素加以理解、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预备势的细化节点:教预备势时要并步直立,头正颈直、含胸拔背、周身中正,达到松静自然、心平气和的入静状态。
起势的细化节点:教起势时的上肢动作,要展肩、旋臂、上抬、下按。下肢动作要分脚、直立、提踵、下落。上下肢动作要协调配合完成。
挽弓的细化节点:⑴抬掌平举,两掌上抬至胸前平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⑵屈肘收掌,两臂屈肘回收,掌心相对与膻中穴同高,两脚分开与肩同宽;⑶展肩扩胸,两肩外展扩胸,带动两掌分开与肩同宽;⑷松肩含胸,松肩含胸,带动两掌相合,相距10厘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⑸前伸挽弓,身体左转,左臂前伸,掌心向上,右臂屈肘后拉成挽弓,肩下沉,头略后仰,左转顶髋,左脚脚跟碾地外展90°,同时右脚脚掌碾地外旋90°,身体左转,髋关节右顶;⑹右转收掌,身体右转回正,两掌胸前回收,掌心相对,摆脚转正,左脚内扣,右脚内旋,身体右转回正。
引背的细化节点:⑴拱背下插,两臂内旋前下方下插,手臂与身体成30°夹角,同时拱背,提踵,两脚直立;⑵摩肋前摆,两臂外旋,掌背摩肋,两臂经体侧弧线上摆,掌背相对,迈步前移,两脚落踵,重心右移,身体左转45°,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身体重心前移,右脚脚跟提起;⑶伸臂拱背,掌心向外,稍用力屈腕,含胸收腹,伸臂拱背,目视掌腕相对处,重心后移,身体后坐;⑷落掌下按,两掌放松,两臂缓慢下落按于体侧,重心前移,右脚跟上提。
凫浴的细化节点:⑴摆掌,两掌由右摆置左侧后上方,两掌心朝后,左脚向左横跨半步,右脚并拢;⑵转腰后视,两掌心相对,以腰带臂由左向右后摆动,目视斜后方,两脚并拢,屈膝半蹲,髋关节向右侧顶出;⑶转身上抱,身体转正同时两臂上抱至头顶,两手心相对,两脚并拢,身体直立;⑷两掌下落,两掌经体前自然下落,掌心向下,落于体侧 ,两脚并拢,身体直立。
龙登的细化节点:⑴屈肘上提,两肘弯曲,两掌上提至腰部,掌心斜向上,以脚跟为轴,两脚尖外
展成八字步;⑵下插托掌,两掌沿两腿内侧下插,转掌心向上,在胸前呈莲花状,两腿屈膝全蹲;⑶两掌上举,伸展于头顶,起身直立;⑷两掌以腕为轴外展,指尖朝外,直立提踵;⑸两掌内合胸前下按,指尖相对,两臂外旋翻掌外展,中指点按大包穴,脚跟下落,身体直立。
关注细节,体会内涵。从细节上掌握了动作外形及运行路线之后,要深切地感悟整体动作的丰富内涵。也就是说,要通过具体细节认知马王堆导引术一招一式的功法特点。从预备势细节中感悟渐入练功的状态。如:松静站立,呼吸自然,气定神敛,形正意充等。从起势细节中感悟进入练功的状态。如:两掌上抬,配合吸气,导引体内清气上行,同时意注劳宫穴;两掌下按,配合呼气,引领浊气下降,意注涌泉;缓慢平和的上抬提踵、下按落踵以及体内之气的运行等。从挽弓细节中感悟肩与胸的联动。也就是经常讲的展肩扩胸和松肩含胸要领,其中包括:肩胛松紧开合带动胸部及两掌的开合移动;前伸挽弓时,左手前伸、右手后拉和右脚外旋脚跟落实的协调配合;昂首、沉肩、落肘和顶髋同时完成;肩胛开合充分才能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从引背细节中感悟松与紧的启动。即:当两臂内旋下插时,要含胸拱背提踵,全身收紧;当两臂放松外旋摩肋时,要掌背微用力;当后坐伸臂拱背时,要两手腕微下压,含胸收腹拱背,肩、背部肌肉充分牵拉,目视掌背;当按掌远眺时,要手掌柔和徐缓微用力下按,食指微上翘,眼睛由近观转向远眺;当两臂有规律地旋转时,要有刺激手三阳、手三阴经脉上的五腧穴的感觉;当手臂松紧交换和伸臂拱背时,要感受臂与背部经脉的充分牵拉。从凫浴细节中感悟臂与腰的互动。这就是摆臂和旋腰要以腰为轴,做到缓慢柔和,平稳旋转,顶髋要充分,通过摆、顶、旋的腰部旋转达到对外塑腰对内调肾的作用。从龙登细节中感悟筋与骨的拉动。在手捧莲花,两臂缓缓上举时,手腕撑展,提踵直立,身体充分展开,起到抻筋拔骨的作用,达到疏通三焦的目的。
循经导引,形意相随。所谓循经导引,就是遵循人体经脉的走向,配合呼吸,进行一定规律的肢体运动;而形意相随,就是在功法习练过程中,意念活动与形态动作相互配合。形意相随是循经导引的关键,也是习练马王堆导引术的独特之处。
在这里可以简单地看一看挽弓、引背、凫浴、龙登,是怎样按照人体十二经脉的穴位起止、经脉走向和经脉交接形式,如何完成一次意到、气到、形到的“导引”循环的。挽弓时的前伸挽弓,在左臂前伸之际,意念由胸部肩内侧中府穴,经左臂肘窝尺泽穴注到左手拇指端少商穴;之后,意念引导肺气随动作变化由胸部运行到手指,沿手太阴肺经运行,进而以调节肺气。引背中的后坐伸臂拱背动作,其意念起于食指端商阳穴,经肘外侧曲池穴到头部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而后,意念引导气机随动作变化由手指运行到头部,沿人体手阳明大肠经运行,同时完成了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手经阴阳的交换。凫浴中两臂下按动作,其意念起于面部承泣穴,经腹侧天枢穴、小腿胫骨外侧足三里穴到足二趾端厉兑穴;而后,意念引导气息随动作变化由头部运行到脚趾,沿人体足阳明胃经运行,同时完成了头部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同名阳经的交换。龙登中两腿直立两掌上举动作,其意念起于脚大趾的隐白穴上行,经膝关节内侧阴陵泉穴至腋下的大包穴,沿人体足太阴脾经运行,同时完成了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足经阴阳的交换。
不难发现,在挽弓、引背、凫浴、龙登这四个动作结束时,一个由“胸腹→手指→头面→足趾→胸腹”周期的“气运行形”的循环就完成了,同时形成一组“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循经导引的循环。
完整练习,内外合一。整体性是健身气功各套功法的创编原则之一。所以,习练任何功法都要从功理内涵、技术要素、健身效果等综合要素来掌握,也就是说,要通过动作、呼吸、意念的完整练习才是掌握功法的最佳方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习练,在掌握动作外形,体会动作内涵,领悟意气随形之后,就逐步进入完整练习,全面领会马王堆导引术的健身理念的境界。以习练挽弓而言,应从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整体性:一方面,要清楚动作线路,掌握扩胸展肩,配合吸气,松肩含胸,配合呼气,整个过程关注肩胛开合,充分刺激内脏及牵拉颈肩部筋脉;另一方面,在做前伸挽弓时,要注意前伸、后拉、落脚的协调配合;同时注意形意相随,意念引导肺气沿手太阳肺经的方向运行,形成意到、气到、形到的气血循经走向。再一方
面,就是要达到动作形、气、意一体,需要一个反复习练的过程,前提是外形路线熟练自如,呼吸自如,达到气随形动的境界后,再感受循经意念。不同动作随意念集中于个不同经脉,这就要遵循古人的主张:“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着相,无意落空,似守非守,绵绵若存”。意守有度,才能达到心情平静,内外合一。
以上所云,简要地介绍了预备势、起势以及挽弓、引背、凫浴、龙登等教学方法,其主要依据就是“循经导引,形意相随。”并力求达到“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目的。有关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其它动作的学与练,将在以后再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