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106例治疗探讨

2013-04-03 09:42:44蔡琳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二磷酸轮状病毒果糖

蔡琳

[摘要]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患者使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静滴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7d后评价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者可以缩短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疗效肯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心肌损害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64-02

为了对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同时又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害的患者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治疗,我们应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损害、保护受损心肌,取得满意疗效,为了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患者使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现选取该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儿科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6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6例,诊断以1998年制定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为参照[1];临床表现:106例心肌损害病例中,发热63例;精神萎靡49例,惊厥5例;呕吐83例;脱水97例,其中轻度脱水57例,中度脱水35例,重度脱水5例,无脱水9例;体征:窦性心动过速23例,心音低饨17例,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

1.2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立即做心电图检查、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大便培养等检查。心肌损害判定标准: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2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25 U/L),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40 U/L),表明存在心肌损害。粪便快速轮状病毒检测均呈阳性。

将上述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6个月~1岁40例,l~2岁16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岁31例,1~2岁19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液、口服微生态制剂如双岐三联活菌散剂、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观察组除以上综合治疗外,加用1,6-二磷酸果糖100 mg/kg/次,静脉滴注,2次/d,用原附灭菌注射用水50 mL溶解后,于15~30 min内滴完,疗程7~10 d,1周后抽血复查上述指标评价疗效。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56例,显效31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50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结果见表1。两组治疗前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引起小儿腹泻的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RV属,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结构稳定,耐热,耐酸碱 ,目前已基本查明其基因序列。据血清学反应不同,RV分为A~G 7组,A组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2]。轮状病毒感染对机体的损害较为广泛,可侵犯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各异,预后差异较大,还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引起暴发性心肌炎[3]、瑞氏综合征而导致死亡的现象。有人认为RV早期发生的病毒血症是造成肠道外其他器官和系统感染的前提。该文主要讨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及治疗情况。

目前,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4]认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是20%~60%。早期轮状病毒肠炎发病,大多患儿就表现出心肌损害,但是比较少的能达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因为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据心肌酶学、心电图等检查。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为轮状病毒通过破损的胃肠道黏膜侵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使得心脏直接感染所致;也能经过免疫反应和氧自由基机制造成心肌损伤。

该病是儿科常见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平常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及时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营养和保护受损心肌等。二磷酸果糖是糖代谢过程中主要中间产物,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的辅助治疗,它可作用于细胞膜,心肌细胞修复功能得到促进。同时,它能够稳定细胞膜,以防止钾外流,提高细胞膜内部离子的浓度,提高膜电位,降低心肌兴奋性,消除游离氧离子对心肌的损伤,有利于保持红细胞的韧性,改善心肌供氧,改善心功能。使用本品应注意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感,减慢滴速可以缓解疼痛。偶有头晕、胸闷及过敏反应如皮疹等,一般不影响治疗。有心力衰竭者用量减半。

该研究通过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56例患儿在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病情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较对照组50例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针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损害,1,6-二磷酸果糖是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 周瑞.轮状病毒引起肠道内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5,32(6):354-355.

[3] 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6.

[4] 包忠宪,李晓东,吴日勉,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58-1259.

(收稿日期:2012-09-06)

猜你喜欢
二磷酸轮状病毒果糖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9:12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食品界(2019年8期)2019-10-07 12:27:36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0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医学综述(2015年15期)2015-03-04 05:19:41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