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雁 朱建新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农村常见的急症。我院为基层医院,面向农村,承担120急救任务,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较多。2000~2011年甘肃省庄浪县中医医院收治了43例重度AOPP患者,治愈38例,死亡5例[1]。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一旦确诊重AOPP,一方面应立即洗胃,一般均采用电动洗胃机自动洗胃,除敌百虫外,通常用清水或1%碳酸氢钠液洗胃,直到洗胃液清亮,洗胃结束后应重置胃管,保留胃管2~3d,每2~4h用注射器反复抽吸冲洗。另一方面,及时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液清洗皮肤,要注意头发、皱褶、指甲等部位的清洗。其次,应尽量将毒物瓶及商标说明找到,以便了解毒物性质等。
中毒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足量阿托品,2~6h内达到达阿托品化;洗胃前首剂10~20mg,以后间隔1次/5~15min,5~10mg/次,阿托品化愈早效果愈好,阿托品化后酌情逐渐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维持阿托品治疗时间7~14d[2]。患者对阿托品的耐受量及阿托品化所需要剂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应密切观察变化,随机增减剂量,注意观察和鉴别阿托品化与中毒的临床表现。在掌握阿托品化临床表现的指标时,务必注意:(1)要区分适量和过量,当阿托品用到一定剂量,患者由昏迷转为清醒,此时千万不可盲目乐观,急于减量,需加倍警惕“反跳”;(2)正确判断阿托品化。阿托品化根据以下方面判断:(1)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2)颜面潮红,轻度烦躁不安;(3)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4)体温38℃左右,但应除外感染因素;(5)心率在90~100次/min。以上指征不是绝对的,瞳孔较前扩大、肺部啰音、颜面潮红均不是“阿托品化”的可靠指标,要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频率、深度、节律、血压、意识、瞳孔、皮肤干燥程度等。部分患者由于眼被有机磷农药污染,出现阿托品中毒,其瞳孔也不一定出现瞳孔扩大;过量的阿托品导致神经末梢释放Ach增多,可抑制ChE活性,常出现肺部啰音重新出现,类似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和体征。把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增快(90~100次/min)作为判断阿托品化的可靠指标,当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补足阿托品的用量。同时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做到观察中使用,使用中观察。总的原则:剂量先大后小,即“虎头蛇尾”,间隔先短后长。阿托品应用不受“宁大勿小、宁可中毒、不可不足”观点的影响,通过护士对患者观察,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依据病情调节剂量,是提高疗效重要环节。
少部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于一般中毒者,在用阿托品治疗较长时间后,一旦阿托品突然减量或停用,又重新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及多汗等症状,重新使用阿托品后,症状消失,并需较长时间维持用药和缓慢减量后方能停药,此类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了阿托品依赖现象[3]。阿托品依赖现象与中毒反跳现象的主要区别在于:阿托品依赖现象发生在康复期,继发于阿托品减量或停药后,症状较轻,血ChE正常或接近正常,重复使用阿托品的量小。中毒反跳现象一般发生在中毒早期,可因阿托品减量、毒物继续吸收、毒物代谢产物毒性增强和脏器严重损害等多种因素所致,症状较重,血ChE低于正常,往往需较大剂量阿托品和重新阿托品化。
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给予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部分有机磷中毒患者,2~7d后会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憋气、不能屈颈、抬头、抬头困难症状,SO2持续下降,此为中间综合征[4]。患者由于呼吸肌麻痹,会突然发生呼吸停止,因此,做到勤观察、会识别,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床旁备好呼吸机及其它急救器材,做好预置处理,可明显降低中间综合征的病死率。
[1]赵德禄,李立君.国内外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9):630-632.
[2]陈大铣,杨新跃.农药分类与中毒救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27-29.
[3]朱建新.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治疗体会[J].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兰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8.
[4]孟昭全,李芳.实用农药中毒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