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姣玲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指心搏频率及节律、心律起源部位、冲动传导等异常所引起的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为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诱发患者猝死[1]。临床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长期使用存在不良反应较多,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等缺点。因此,选择可长期使用,疗效显著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本研究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中医医院 2007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 60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0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男 41 例,女 19 例,年龄 44~65 岁,平均年龄(50.26±5.72)岁,心律失常时间为 2.5 个月~3年,心律失常时间平均为 10 个月;其中以室上性期前收缩为主患者为 16 例,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患者 44 例,冠心病诊断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相关标准[2],心律失常诊断符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有关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重度冠心病患者,排除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排除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心悸主症,有气短、神疲乏力、盗汗、胸闷、五心烦热兼症中的一种或多种,舌淡红或红,苔白或少苔,脉沉细弱、细数或脉结代。中医辨证分型有心气阴两虚,心血虚型,心阳虚型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参龙宁心胶囊(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54)治疗。口服,每次 4 粒,每日3 次。
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由:生姜 6 g,桂枝、阿胶、麦冬各 10 g,党参、葛根各 15 g,丹参 20 g、生地、炙甘草各 30 g,大枣 4 枚组成。有心阳虚衰者将党参换位西洋参 15 g,加附子 10 g;有阴虚火旺者加用知母、黄柏各 10 g;有失眠者加远志 10 g,枣仁 20 g;有气滞胸闷者加薤白 10 g、瓜蒌 20 g。水煎服,每日1 剂,每次取汁 200 mL,连续治疗 20 d。
1.4 疗效标准 主要症状采用自拟量化评分标准进行,主症心悸分 0 分、3 分、6 分、9 分,分别对应无,偶尔发生,时有发生,经常发生,且不适感逐渐加重。其余神疲乏力、气短等次症状程度不同分为 0 分、1 分、2 分、3 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判定。即: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总积分减少 90%以上为显效;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治疗后总积分减少 70%~90%为好转;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减轻,治疗后总积分减少 30%~69%为有效;心律失常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治疗后总积分减少小于 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积分依次为(8.5±2.1)分、(2.6±0.9)分、(2.1±0.8)分。治疗后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积分依次为(5.1±2.0)分、(2.2±0.7)分、(2.0±0.6)分。观察组治疗前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积分依次为(8.8±2.3)分、(2.7±0.8)分、(2.2±0.7)分。治疗后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积分依次为(3.0±0.9)分、(1.0±0.4)分、(0.9±0.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神倦乏力、气短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 6 例,好转 7 例,有效 6 例,无效 12 例,总有效率 63.3%。观察组显效 8 例,好转 10 例,有效 7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 8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律失常属祖国传统医学“惊悸”、“怔忡”范畴,病机为心肾阳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导致血运不畅,心脉阻滞,脉结代等。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炙甘草汤方中炙甘草补中益气,通经利血;党参、大枣补气滋液;生地、阿胶、麦冬养心血,滋心液;生姜温通血脉;桂枝振奋心阳。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益气滋阴、振奋心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4],以上诸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左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液供应等功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参龙宁心胶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也优于参龙宁心胶囊。
综上所述,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参龙宁心胶囊,主要症状显著改善,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9(1):75-76.
[2]马媛,朱创洲.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60例[J].现代中医药,2011,31(2):4-5.
[3]王宏利.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48 例[J].光明中医,2009,24(12):2275-2276.
[4]张红霞.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4):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