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中的显化现象及翻译策略

2013-03-20 02:49:32王雅晴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字面原语译语

王雅晴

(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江苏 常州 21300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翻译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是译者的理解和再表达。因此,如何理解原文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原文中,有些信息通过词汇单位与语法形式来明确表述,有些信息则没有明确表述。这些没有表述的信息,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或阅读经验来加以推断得出,这类信息就是隐性信息。隐性信息虽然在原文中没有明确表述的语言形式,但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因而在译文中通常要加以显化,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显化及其成因与意义的分类

(一)显化概述

(二)显化的成因

显化是翻译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其一,语言文化差异的客观因素。语言层面上,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和汉藏两大语系,在具体语言结构上差异巨大。如英语的可数名词存在数的形态变化,汉语名词则没有,需要添加修饰语来表达数量;英语的动词存在时态的变化,而汉语的动词则没有,需要添加时态助词来表示动作进程状态。语义层面上,同一词句在原语和译语中意义的不对应,也是促成显化的客观因素之一。此外,社会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缺失也是导致翻译采取显化策略的客观因素。译者需要将原语文化中默认的而在译语文化中缺失的背景知识补充出来。其二,译者的主观因素。译者自身的语感、知识结构、对语境的把握都会左右译文的显化程度。当涉及到文化背景等文化信息的显化时,译者的主观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因为译者需要判断潜在读者的理解力和学识,以决定是否需要显化以及显化程度。

(三)意义的分类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有一句著名的论断:“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the meaning.”[5]287“‘意义’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6]74翻译实践,尤其是文学翻译都不可避免地与“意义”发生联系。英汉翻译中隐性信息的翻译也应从“意义”入手。为了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地等值,译者需要分析词句在原语中的各种意义,从而决定需要加以显化的意义以及其显化程度。著名的意义分类法有以下几种:奈达(Nida)对意义的分类,罗杰·T·贝尔(Roger· T· Bell)对意义的分类,释义派对意义的分类以及莫里斯(C.W.Morris)对意义的分类。

文章在第二部分列举的翻译实例选自加拿大作家希瑟·奥尼尔(Heather O′Neill)的小说《小坏蛋的摇篮曲》(Lullabies for Little Criminals)的第一章。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依据莫里斯的意义分类理论来分析词句的意义,尽可能地将原语文本中的各种意义在译文中有选择地体现出来。莫里斯采用符号学的语义模式作为讨论意义问题的基础,将意义区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它们分别对应符号关系的三个方面:“符号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语义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句法关系,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用关系。”[7]20-21

二、显化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小坏蛋的摇篮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英文的某些意义不是通过字面意义直接传达,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需要译者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手段加以显化。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四种显化手段:加注、增益、具体化和释义。

(一)加注

加注是指通过添加说明性文字补充诸如背景材料、词语起源等相关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原语符号的意义。加注可分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两种形式。加注更多地是为了体现原语符号的指称意义。指称意义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词典中词条所收录的意义都是词的指称意义,是该词的基本内容。

1.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是把原语符号用译语中与之发音相同或近似的符号表达出来,并用括号备注或脚注的方式添加说明性译文。例如:

朱尔斯给我做了一个蛋糕和皮纳塔(皮纳塔是一种用彩色纸或其他材质做成的容器,里面装上糖果、玩具等礼品,在生日派对等仪式庆典上,砸破皮纳塔,抢里面的礼物,代表了好运气)。这个皮纳塔是在气球上一层又一层地糊上报纸,然后用修正液涂白做成的。

2.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是指直接译出原语文本的字面意义,再用括号备注或脚注的方式添加说明性译文。这里的字面意义也就是莫里斯所谓的指称意义,翻译时需要加以显化以明示。例如:

(2)They were reservation cigarettes and they had three feathers on each box.

这些烟是特供香烟,每盒烟上都插着3根羽毛。(政府由于历史原因给居住在某些区域的人提供一些免税商品,并在免税商品上插上3根羽毛作为标记。)

“更多的时候,直译加注是为了向译语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的相关知识,增进他们对原文的了解。”[7]111例(2)中的“reservation cigarettes”是当地特有的事物,对其由来和特征的注释使译语读者理解了3根羽毛的标记作用,它们并非装饰物品。

(3)“His clothes were ugly.He can′t dress,I gave him that top hat I got at the Salvation Army.”

“他那些衣服太丑了,根本没法儿穿。我把从救世军旧货店(救世军是一个成立于1865年的基督教教派,以街头布道和慈善活动、社会服务著称)淘来的大礼帽给他了。”

很多文学作品中会提到风俗习惯以及特定文化下的产物,这类词汇即便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出来,由于其指称意义的不对应,译语读者仍然不知所云,因此还需要附加说明加以显化。例(3)中的“the Salvation Army”翻译成“救世军旧货店”,仅仅传达了其字面意义,“救世军”一词隐含的文化背景需要通过添加说明向译语读者传达。

加注的方式显化了原文所隐含的文化知识,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帮助很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表述有时候比较冗长,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连贯性。在文学翻译中应适当使用加注法。

(二)增益

增益是添加适当的词句来显化译语读者不熟悉的内容,使译文的表达更加清晰或者译文结构更加符合译语的语法结构。

(4)Jules was wearing a fur hat and a long leather jacket.

朱尔斯穿着一件长款皮夹克,戴着一顶皮帽。

例(4)中的“wear”一词的搭配能力比较强,可搭配衣帽、眼镜、胡子、手表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译为“穿、戴、留”等。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词语拥有同样的指称意义,因而译成汉语需要根据其搭配的宾语译成不同的动词。这里将“wear”分别译为“穿着”和“戴着”,表面上是增加了“戴着”一词,实际上这一意义是“wear”的指称意义之一。这样的增词是语法的需要,为了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5)“My dad′s birthday is also coming up in a couple days.That horrible,horrible bastard,”he said.As he spoke,he stared amorously into eyes of my stuffed lion.

“过几天就是我爸的生日了,那个超级可怕的混蛋,”他一边说着,一边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的狮子布偶。

例(5)中“horrible”的指称意义是“可怕的,恐怖的”,这里“horrible”连续使用两次,传达的不仅仅是指称意义,还有言内意义。柯平在《英汉和汉英翻译教程》中,对“言内意义”作了简单清晰的介绍:“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7]23具体而言,言内意义是利用语言自身的特点,借助词句的语序、时态或者虚拟、条件、强调等语法修辞手段所传递的意义。该句利用重复的手段强调了“可怕”的程度。译文添加“超级”一词,显化了这一言内意义。

(三)具体化

莫里斯描述的语用意义种类很多,包括联想意义、表征意义、表达意义、社交意义和祈使意义。这些意义多是依附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通过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直接表达的。译文要显化语用意义,需要扩展甚至舍弃原文的字面形象。因而文学翻译需要更灵活的翻译手段:具体化和释义。

具体化是指根据上下文将比较笼统的概念详细地表述出来。原语中有些表达比较抽象,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可能不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也会给译语读者带来理解障碍,因此需要根据上下文,用具体的表达将隐含的信息显化出来,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例如:

(6)Afterward,we were all hanging out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watching Benny Hill.

后来,我们簇拥在电视机前看本尼·希尔主演的喜剧。

例(6)中用“Benny Hill”这一人名指代该喜剧演员主演的作品,属于借代的修辞手法。之所以能这样使用,是因为原语读者对“Benny Hill”一词的联想意义了然于胸。而翻译成中文,译语读者只能理解其作为人名的指称意义,而不了解其联想意义。因而译者需要用具体化的手段将其翻译为“本尼·希尔主演的喜剧”,显化出这一人名的联想意义。联想意义作为一种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唤起的与之相关的某种概念或印象。这种概念或印象必须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人们较为熟悉的,或者是某种文化中约定俗成的,否则不能构成联想意义。同样的例子还有:

(7)If she coughed and you looked in her Kleenex,you would see nails and screws.

她咳嗽后,你会看到纸巾上面有螺丝和钉子。

例(7)中“Kleenex”这一品牌名称能使原语读者联想到“纸巾”,而译语读者由于缺乏对这一品牌的了解,并不能理解其联想意义。因而,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将这一品牌名称具体指代的事物译出,显化其联想意义。

(8)Roxanne just laughed.She was a survivor,Roxanne.I guessed that I′d give her that.

罗克珊只是一笑而过,她是不管境遇怎样都能活命的罗克珊。这一点品质,大概是我给她的。

Roxanne是父亲Jules在生日那天送给女儿Baby的布偶。Baby带着Roxanne 去室内滑冰场,被那里的孩子们嘲笑。他们对Roxanne和Baby 出言侮辱。作者用这句话描述她们对此的反应。“survivor”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如果直接翻译成“幸存者”,仅仅是译出了字面意义,译语读者并不明白是经历了怎样的灾难或折磨而幸存,其指称意义没有完全译出。另外“幸存者”是比较中性的书面用语,并不符合一个十二岁女孩子的口吻,其表征意义也没有译出。表征意义是另一种语用意义,揭示了发讯人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例如,一个人在交谈中总喜欢用流行的网络用语,则断定此人可能是经常接触网络的年轻人。如果某人在交谈中总喜欢用些深奥的书面表达,则断定此人可能是年长的学者。译者在传达指称意义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符号的表征意义,使译文符合发讯人的身份或者其所处的环境。

仔细分析上下文发现,Roxanne面对冷嘲热讽还能一笑而过,显然她是很乐观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面对。她能在一切恶劣环境中幸存。因此,将“She was a survivor,Roxanne”具体翻译成“她是不管境遇怎样都能活命的罗克珊”,显化了survivor在此句中的指称意义,另外“活命”比“幸存”更口语化,从而比较恰当地传达了其表征意义。

(四)释义

释义是舍弃原语符号的字面形象,直接解释词句的内在含义。“由于它既能保存原文的信息,又能给译者表达上比较多的自由,因而在翻译中应用极广。”[7]124

(9)“Stupid,lousy prick of a bastard,it′s cold!”Jules screamed.

“倒霉,这鬼天气真他妈的冷!”朱尔斯嚷嚷着。

这句话的指称意义很明了,就是“it′s cold”。除了指称意义,这里的表达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表达意义揭示了发讯人对事物的态度或者情感。这里“stupid”、“lousy”和“bastard”的使用是为了传达这样的表达意义:Jules对寒冷天气的抱怨和气恼。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体现这一表达意义,笔者没有译出上述三个词语的指称意义,而选取了汉语中具有类似表达意义的“倒霉”、“鬼天气”和“他妈的”。

(10)He had to be extra aggressive to overcome the stigma of having his name written boldly on every single thing he owned.

每件物品上都被醒目地写着自己的名字,这让他感到很羞耻,只要有人敢取笑他,他会跟人拼命。

这句话的背景是Baby在室内滑冰场遇到了一个男孩Todd。他妈妈为了防止他的衣服被盗,在上面用记号笔写上名字。实际上,这是多此一举,根本没有人能偷走他的衣服。这句话就是对这一断定的解释:只要有人嘲笑他的衣服上写着名字,他就会跟人拼命,根本没人能靠近他,也就没人能偷走他的衣服。“be extra aggressive to overcome the stigma of”这一词组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为了使这句和之前的句子的因果关系更加明确,笔者抛弃了原文的语序和句式,对译文进行重组,尽可能恰当地传递原语文本的意义。

(11)“What?”they all demanded,now that I was messing with their sense of reality.

“什么?”他们都质问我,因为我把他们弄糊涂了,分不清虚实。

例(11)中的“messing with their sense of reali-ty”很难按其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出来。译文只能舍弃其原语形象,直接将其指称意义显化出来。

当然,原语文本中的隐性信息在译文中得以显化,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是意译的翻译方法。上述四种翻译手段中,增益、具体化和释义也可以说是意译,但加注保留了原语的语言形象,属于直译的翻译方法。尽管如此,显化和意译还是有所区别的。显化是把原语读者默认的,原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但在文中却隐含着的那些隐性信息表达出来。而意译则是与直译相对的翻译方法,是将原文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而无法保留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解析后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意译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形象。总之,显化和意译都是翻译的方法或策略,但针对的具体问题不同,显化针对的是隐性信息的处理,意译针对的是不可译信息的处理,这些不可译的信息可以是显性信息,也可以是隐性信息。

三、结语

本文侧重论述了显化的翻译策略,结合笔者的翻译实例,讨论了加注、增益、具体化和释义四种翻译手段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当然,显化的翻译手段除了以上四种,还有视点转换、归化等,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译者绝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或者一成不变地用某一种手段去解决某一类问题,而须从具体的上下文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手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7]137

本文所论述的显化,更多的是意义的显化。文学翻译中还会碰到风格的问题,如何显化原文的风格,这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对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 M,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K].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2]Klaudy K.Explicitation[M]// M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Blum-Kulla S.Shifts of Cohen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M]//J House,S Blum-Kulla.Interli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Tübingen:Narr,1986.

[4]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3-307.

[5]Nida 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4.

[7]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字面原语译语
Dog-tired·“累成狗”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数字在法语俚语中的使用
法语学习(2015年2期)2015-04-17 09:05:31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