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明 汪恩国
台州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刘伟明 汪恩国
导读:台州西兰花绿色防控注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进行苗床消毒、种子处理和铺设防虫网;抓好幼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的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条件的可设置诱虫灯,防控虫害和传播媒介;及时补充营养剂,消除缺素症;对病虫达标田块,根据农药限量标准辅以药剂防治,确保绿色安全。
台州西兰花自1998年引进种植以来,经过示范、推广、发展,实现了从出口外销为主向内外销并举发展的转变,形成了“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基本模式,常年种植面积7 000 hm2以上,充分利用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和沿海耕地资源,建成了一个浙江中部沿海冬春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了破解绿色贸易壁垒,提升西兰花品质和产业层次,提高西兰花标准化生产水平,近年组织开展了西兰花主要病虫害监测、发生规律[1~4]、绿色防控[5~7]等试验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1 抗性品种
根据使用情况和田间表现,选用抗性品种,如早熟品种可选用抗病性较好的优秀;中熟品种可选用抗湿性、抗冻性和抗病性良好的绿雄90,为健康栽培奠定良好基础。
1.2 苗床消毒
播前15~20天翻耕晒土。播前1~2天浇足底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5%百事达(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洒床面,每667 m2苗床喷药液80~100 kg,以防治地下害虫、蚂蚁和苗期土传病害。
1.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相当种子质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1.4 铺盖防虫网
在播种结束后,用竹竿、木条等搭好拱架,及时覆盖20目规格的防虫网,预防苗期虫害。
2.1 病虫种类
幼苗期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黑腐病、炭疽病、灰霉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菜蚜、菜螟、黄曲条跳甲、蝗虫、蜗牛等。
2.2 监测预报
当地农技部门按照西兰花病虫监测原理,及时采集田间病虫信息,通过时序种群数量变化及相关模型做出预报,若监测到主要病虫潜存较重趋势,及时发布预警。
2.3 田间查定
针对病虫预警或主要病虫自行田间查定,原则上通过预防措施后,凡病害株发病率在1%~3%,或虫害株害率在3%~5%(或斜纹夜蛾百株虫量在50头以上、甜菜夜蛾百株虫量在20头以上)时,应及时定为干预对象田,采取必要的安全农药针对防治。
2.4 防控措施
针对发生病虫害,优先选用防虫网(20目)全期覆盖进行控制,对未选用防虫网的苗地或大田定植初期选择安全合理的农药配方进行防治,具体参照当年《西兰花常用农药日本肯定列表限量标准使用一览表建议》。
3.1 病虫种类
莲座期病害主要为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球,在缺硼、钙、镁等营养时易加重侵染发病。其次为缺素症,缺硼时茎部变成空洞或花球内部开裂,花上现褐色斑点,带苦味,顶芽死亡,质地硬;缺钙时表现为花蕾小、色泽发暗,在花球发育中有变黄现象;缺镁时,表现为叶片局部失绿,出现淡绿色斑点;缺钾时表现为叶面皱缩,叶片向上反卷,花球成熟不均匀;缺磷时表现叶缘出现微红色。其他病虫害有病毒病、黑腐病、黑根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菜蚜、菜螟、蝗虫等。
3.2 监测预报
同幼苗期。加强霜霉病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虫害监测预报。
3.3 田间查定
同幼苗期。此外应加强对缺素症的预防。
3.4 防控措施
①做好性诱剂组合布阵和综合诱杀 选用宁波产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性诱剂,其组合方式为斜纹夜蛾S型∶甜菜夜蛾S型∶小菜蛾蓝色型=1∶1∶4,其田间布阵以斜纹夜蛾性诱剂布阵为中心,呈梅花五点星布放,星点至中心点距离为20~25 m;甜菜夜蛾性诱剂布放位与斜纹夜蛾五点星同向平衡,间距5~10 m;小菜蛾采用绕斜纹夜蛾五点星1∶4数量布阵,即斜纹夜蛾5个星点为小菜蛾中心点,在其周围4个方向10 m点布阵小菜蛾诱点。直线排列,其方向与田间最主要的风向相垂直。田间组合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20~30 m,总体不少于50 m。悬挂高度斜纹夜蛾性诱剂和甜菜夜蛾性诱剂为50 cm,小菜蛾性诱剂为20 cm,其诱芯每30~40天更换1次。
②加强霜霉病监测预防 凡莲座期雨水偏多或雾天频繁,应在初见中心病株,或在现蕾前后关键节点做好对口药剂防治工作。
③根据不同缺素症针对性防治 应在莲座期及时根外补给所需营养元素,及时喷施所需的营养剂,确保营养平衡、健壮生长。
④药剂防治 针对达到防治标准病虫害或田块,选择安全合理的农药配方进行防治,具体参照当年《西兰花常用农药日本肯定列表限量标准使用一览表建议》。
4.1 病虫种类
结球期主要病虫有菌核病、软腐病、黑腐病、小菜蛾、菜青虫等。
4.2 监测预报、田间查定
均同莲座期。突出小菜蛾等虫害监测预报。
4.3 防控措施
加强肥水调控和田间管理,在做好查定基础上,对达标田块及时采取针对性安全防治,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在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行杀虫灯诱杀技术。诱虫灯使用方法:a.杀虫灯适用于西兰花夜出性害虫的物理防治;b.每盏杀虫灯一般可诱杀3.3~4 hm2田块夜出性害虫,点灯时间为7~12月;c.基地安装杀虫灯需连片点灯,一般按“田”字格布灯,每灯间距150~170 m;一般挂灯高度以1.5 m为宜;d.杀虫灯具有光控和雨控功能,即天黑就亮、天亮就关或遇下雨就关的自动控制功能;e.杀虫灯紫外光波长在385~400.5 nm,高压网6 000 V,整灯用电28 W,需利用灌溉电网或铺设专用电网进行安装。
[1]虞轶俊,汪恩国,陈林松,等.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菜地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浙江农业学报,2007,19(6):444-448.
[2]汪恩国,陈克松,李达林.斜纹夜蛾在青花菜上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浙江农学学报,2005,17(1):15-18.
[3]汪恩国,陈克松,李达林.青花菜黑腐病空间分布格局测定及其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04(2):30-31.
[4]汪恩国,郑永利.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J].昆虫知识,2007(2):271-274.
[5]汪恩国,刘伟明.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指标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0(3):603-605.
[6]汪恩国,刘伟明.西兰花苗期甜菜夜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5):232-235.
[7]汪恩国,刘伟明.性诱剂对西兰花主要害虫控制效果及其田间诱杀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2,2(1):18-25.
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编号071TG04)刘伟明,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黄岩,318020,E-mail:lwm4567878@163.com
汪恩国,临海市植物保护站
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