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龙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1)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她植根于华夏优秀土壤之中,集儒、道、医、兵等为一体,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青睐,在国内、外逐渐得到传播和推广。但是由于其自身运动的特点,面对个性张扬的当代大学生,使其在高校层面的推广遇到困难,传统的教学难以使优秀的拳术融入学生的生活,太极拳所包含优秀的文化思想也在教学中流失殆尽,实在令人痛心和遗憾。技文一体式教学模式正是这种现实下得以酝酿和实践,如何将太极拳所内含的哲学文化通过技击层面的外在表现,赤裸裸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引起其学习的欲望和冲动,并用身体的实践来感受太极拳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是我们实验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
通过技文一体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太极拳学习的质量,促进太极拳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促进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与掌握。
把河南理工大学2011级8个班,共计311名大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161人)和对照班(150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中都属于太极拳初级班,班级中没有学生以前课堂上学习过太极拳,所以两组学生的太极拳技能水平在实验前没有差异。通过将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和动机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学生的体质和动机水平在教学实验前是否有差异。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敏测试项目的得分进行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体质在同一水平上。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选课动机和成功动机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大于0.05,所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动机水平没有差异性。(表1、表2)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动机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
1.3.1 自变量控制
本教学实验为单因素两水平实验。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实验班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法授课。传统方式教学的主要步骤是: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初步的分解练习—纠正错误动作—继续练习—部分动作的结合—纠正错误动作—完整的动作练习—强化练习等。技文一体式教学的主要步骤是:讲解示范—初步的分解练习—技击含义讲练、拳理文化讲述—纠正错误动作—继续练习—部分动作的结合—纠正错误动作—完整的动作练习—强化练习。
1.3.2 无关变量的控制
为了“纯化”实验研究过程,有效的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实现充分科学的归因分析,要对无关变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一是实验班和控制班都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执教;二是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进度一样,教学时数相同;三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均由同一教师在相同场地上授课,不额外进行辅导,不额外留有练习作业。
基本功技术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是太极拳初级班,班里所有同学都没有学习和练习过太极拳,所以对于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教学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太极拳套路技术动作教学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1.4.1 讲解陈氏太极拳每一式的技击含义
技击是太极拳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精髓和灵魂。事实上,太极拳一招一式都包含着攻防技击功能,脱离了攻防技击这一本质特征太极拳也就无从称之为“拳”,也就无从全面理解传统太极拳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传授太极拳将技击作为太极拳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太极拳教学中,告诉学生每一式太极拳的实战用法,加深其对太极拳的认识、理解和领悟,把抽象的动作用生动的对练实例表现出来。
1.4.2 在攻防对练中让学生讲解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是聚技击、养生、文化修养一身的文化活动,追求人自身、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讲求礼教性与教育性,具有高度人文思想内涵。在课堂教学的始终结合太极拳动作向学生讲解太极拳“圆”文化、立身中正的“中庸”文化、以弱胜强的“仁爱”文化等等。
表3 实验后对照班、实验班体质测试结果
表4 实验班、对照班太极拳技能测试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性和速度灵敏测试数据经过方差分析。只有柔韧力量P<0.05,其他项目P值均>0.05,总P值>0.05。由此可以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技文一体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应用在太极拳选修课中,对太学生体质的影响没有差异性。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练习太极拳的量和强度基本相同,所以学生的体质变化情况没有差异性。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能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太极拳技术掌握程度上存在明显的筹异。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太极拳技术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学生对太极拳技术的掌握。说明技文一体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学习过程中,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对技术动作理解动作程度高,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的何去何从,动作节奏;实验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思维水平相对于对照班学生要高;在太极拳授课过程中,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易于给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2.3.1 兴趣培养
可以看出,通过太极拳选修课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对四个选项不符台、不太符台、基本符合、符合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1.74%、12.42%、6.83%、59.01%,对照班学生四项所占比例,分别是18.67%、48.67%、13.33%和19.33%。实验班的学生多数对太极拳运动喜欢程度增加,而对照班近于一半的学生对太极拳运动喜欢程度没有变化。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技文一体式教学下是主动学习,学生更愿意作为白己的主人,所以实验班学生的兴趣比对照班学生的兴趣要高。
2.3.2 课外练习太极拳的频率
实验班7.21%的学生在课外天天练习太极拳,49.31%的学生在课外每周3~6次练习太极拳,36.89%的学生在课外每周1~3次练习太极拳,6.59%的学生在课外从不练习太极拳。对照班6.33%的学生在课外天天练习太极拳,22.3%的学生在课外每周3~6次次练习太极拳,40.33%的学生在课外每周1~3次练习太极拳,33%的学生在课外从不练习太极拳。实验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每周都能练习太极拳2次以上,而对照班1/3以上的学生在课外从不练习太极拳。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练习太极拳的习惯。
2.3.3 学习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实验班14.66%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63.6%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可以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20.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学习一点其他的太极拳套路,3.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对照班没有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6.33%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可以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6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学习一点其他的太极拳套路,22.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多数的实验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学习其他的太极拳套路,多数的对照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学习一点其他的太极拳套路。可以看出,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了解掌握技术动作的如何去掌握和学习,它的学习目标是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它的学习目标是动作。所以采用技文一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容易得到提高。
2.4.1 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学生经过一学期太极拳学习,认为太极拳对其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实验班、对照班具有较大差别。实验班有66.1%的学生认为学习太极拳对自己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有较大影响,30.8%的学生认为有影响,3.1%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对照班11.4%的学生认为学习太极拳对自己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有较大影响,39.4%的学生认为有影响,49.2%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了太极拳练拳的品德、教养的品位等方面的学习,可见增加对学生练拳品行的要求对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4.2 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
实验班的学生认为通过太极拳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加深有非常大影响占60.8%,较大影响占26.7%,有影响占10.5%,没有影响占2%;对照班学生认为通过太极拳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加深有非常大影响占9.5%,较大影响占26.7%,有影响占40.5%,没有影响占23.3%。太极拳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缩影,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讲解每一式的文化内涵,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引起、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太极拳普修课教学中实施技文一体式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与运动参与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技文一体式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素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技文一体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体育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许琦.太极拳教学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杨瑞彬.太极拳教学新探[J].武术科学,2004(6).
[3]范维.太极拳文化内涵探析阴[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4]詹金添.太极拳的文化特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赵钟华.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拳之辨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
[6]高丽.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0).